常州,一座融合古老與現代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穿域而過,成就了繁華的古往今來。
2024年是常州“萬億之城再出發”的起步之年。鞏固新能源產業優勢、著力強化創新引領、加快鍛造新質生產力,這一年,追“新”成為常州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全國第3、投資熱度連續三年全國第1;理想汽車第100萬臺新能源車下線;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整車產量近80萬輛,均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達3250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上市企業突破100家,新增A股上市企業5家、并列全省第1;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歷史最佳……
時光匆匆又一年,創新一刻不停歇。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能量不斷增強,凝聚成包容萬象、日新月異的城市景象。
向新而進,擦亮城市名片
產業是經濟的命脈,產業能級決定著城市的發展高度。
深耕新興產業賽道,新能源已成為常州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陣地。2024年,常州正式獲授工信部“中國新能源之都”城市產業名片,《打造“中國新能源之都”的改革密碼》獲評中國改革年度案例。
理想汽車常州基地
車輪上的常州,加速奔跑。錄安洲碼頭上,載滿比亞迪新能源整車的集裝箱,乘風出海,遠銷歐洲、東南亞;城市街道內,理想汽車穿梭不停,創造移動的“家”;交通干線里,北汽重卡煥“新”不停,引領商用車低碳向“綠”。
“鏈”上常州,加速轉動。從深耕光伏、風電產業的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新創碳谷,到世界最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金壇鹽穴;從輸送環節的單項冠軍上上電纜、博瑞電力,到長三角新能源汽車“4小時產業圈”——理想汽車江蘇省內有144家一級供應商,常州本土占了44家。近地化配套、協同化創新,常州新能源產業鏈厚度、深度日益凸顯。
天合光能供貨的新能源項目
常州更是創造性地增加“網聯”環節,加快建設“能源駕駛艙”“常暢充”等網聯平臺,推動微電網建設,鼓勵虛擬電廠、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業態布局,“發儲送用網”產業生態閉環日漸完善。
政策資本,雙輪驅動。常州以城市合力,積極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80項重點任務,出臺全國首部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省市聯動成立新能源產業專項母基金,50億元金融活水流向產業高地、創新高峰。
以新求變,壯大發展動能
招引百億項目、培育千億企業、打造萬億產業。重大項目不斷刷新行業各項“創新極”。“拿地即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等一個個熱詞,展現一座城市開放包容、誠意滿滿的營商溫度。
項目招引,求質、求變、更求新。2024年以來,常州吸引落戶新能源產業項目超80個,投資總額超570億元。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黃和院士領銜的產業項目加速實現從1到10的產業裂變;滆湖之畔,江蘇省首個“國字號”氫能科創平臺落戶常州氫灣;常高新龍城生產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無人貨運飛機——白鯨航線W5000首架機“龍城壹號”總裝下線。
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2024年,常州共42個項目入選2024省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15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達20個,重點聚焦新能源、合成生物、半導體、新材料等新興領域;重大產業項目達30個,數量并列全省第二。
全生命周期、全鏈條融合。堅持項目為王,常州在全省率先推出重大項目服務“五即工作法”——準入即交底、注冊即領照、拿地即開工、開工即接電、竣備即發證,全力打造最省心、最便捷、最高效的重大項目服務模式。目前,常州已累計助力超90個省市重大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刷新項目建設“常州速度”。
謀新提質,照亮未來之路
今天之常州,將“創新”置頂,全面激活“政產學研用”全鏈條上各主體的創造性,搭建創新產業化的“橋”與“路”,激發鍛造新質生產力的內生動力。
強平臺、育主體。去年以來,常州“一核一園兩室三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能級提升步履不停。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與工業母機“國家隊”共建合作深化,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先進動力與儲能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升格為省級。
一個個“小巨人”練就“獨門絕技”,合力提升常州含“新”量。2024年,常州高新技術企業凈增700家以上、總量超54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67家、總量達23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39家。
近年來,常州全社會研發經費占比達3.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56.2%。科創力量澎湃,催生資本市場常州板塊壯大,30年100家上市公司的背后,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企業是最顯著的標簽。目前,常州A股企業數位列全國第11,平均每百平方公里1.6家、密度為全國同類城市第8;境內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8成。常州朝著向“新”增量、向“精”提質的目標持續邁進。
走過2024,常州扎實穩健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每顆“種子”,都抱以足夠的耐心和定力,促進科技創新的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來到2025,兩個“五年規劃”將在這里交接,常州帶著光榮的使命、向著更高的目標繼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李夢娜 彭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