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4年專門安排12類55件民生實事,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這些項目現在辦得如何?成效怎樣?江蘇省發展改革委與新華日報社聯合推出“民生實事微紀錄”欄目,記錄民生實事、感知民生溫度。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希望以后可以當一名畫家。”
13歲,正是夢想生根發芽的年紀。13歲的小琪,夢想就是長大后能有一間畫室,每天都可以在里面安安靜靜、無憂無慮地作畫。
2024年,小琪在家中提前擁有了一間屬于自己的小小“畫室”。放學之后,她可以在里面讀書、學習、創作、休息,再也無需趴在床上寫作業了。
這一系列的變化,要從“夢想小屋”改造工程說起。
“夢想小屋”改造后,小琪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
小琪家住啟東市北新鎮介英村,今年剛讀初一。她是一名領養兒童,養父母年過五十,在鎮上的企業做臨時工,身體都不太好;爺爺年過八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子女輪流照顧。一面是微薄的收入,一面是長期的醫療費用,導致整個家庭生活處處捉襟見肘。
小琪家里雖然蓋起了二層小樓,但經濟上的困窘使得一家人基本無力進行裝修,家具家電也置備得很少。走進小琪家的客廳,只覺得分外“空曠”。
“以前家里沒有我自己的臥室,都是和媽媽住在一個房間。”小琪說,自己非常想擁有一個大一點的學習空間,以便能更加專心地看書,考出好成績,讓爸媽少操心。
小琪家的客廳
針對像小琪這樣的困境青少年居住條件簡陋、缺乏基本生活設施的狀況,2021年初,啟東團市委在團省委的指導下全面啟動“夢想改造+”關愛計劃,全面部署“夢想小屋”建設工作。2024年初,小琪家也實現了“小屋煥新”。
“我們多方籌集公益善款,按標準對房間的頂面、墻面、地面進行施工改造,配備床、衣柜、學習桌、臺燈、窗簾等家具和生活用品,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孩子的需求進行微調。”啟東市北新鎮“夢想小屋”改造牽頭人黃向前說,小琪的心愿非常樸素,她希望自己房間的顏色能干凈、大方一些,書桌的收納空間能多一些,以便將自己收集的印章等“寶貝”擺在身邊,陪伴著她一起做作業。
一番大改之后,小琪家里一間原本堆放雜物的儲藏室變成了她的嶄新臥室。“小琪的‘夢想小屋’以白色為主基調,配上素雅的窗簾,給人一種干凈清新、溫馨寧靜的感覺,希望可以為她營造舒適快樂的學習成長環境。”黃向前說,新書桌也是特別定制的,足夠放下平時需要的書籍和她的“寶物”。
小琪房間的新書桌
硬件跟上了,面對面的關心和交流也不能落下。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后,性格內向的小琪一度學習成績波動比較大。黃向前和擔任“希望家長”的北新鎮黨委副書記陳輝定期輪流到小琪家中輔導功課、陪小琪聊學校里的各種大事小情,并長期與所在學校及班主任老師保持密切溝通,及時了解小琪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學業情況。
“小琪的進步非常明顯,不僅學習成績穩定在班級前二十名以內,人也變得自信、愛笑,我們非常欣慰。”黃向前談道,為了進一步鼓勵小琪和其他關愛對象,他們經常聯合一些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將關愛未成年人的小禮物送到孩子們的家中。
黃向前輔導小琪學習
“2024年,啟東市共建成22間‘夢想小屋’;4年來,全市總共建成了111間‘夢想小屋’。”啟東團市委副書記吳蘇豫介紹道:“同時,我們還額外援建陜西西鄉10間、青海同仁11間‘夢想小屋’,將愛心傳遞到了更遠的地方。”
自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以來,“夢想改造+”關愛計劃進一步扎實推進“夢想小屋”建設工作,招募培訓“希望家長”,常態化開展關愛服務活動。2024年全年募集資金2400余萬元,全省建成2075間“夢想小屋”,招募培訓“希望家長”隊伍,持續將心理咨詢、課業輔導、親情陪伴、興趣培養等專項服務送進小屋,用愛筑起夢想的空間。
“夢想小屋”不只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承載著愛的精神港灣。一間間“夢想小屋”,在孩子們心中點燃了一團團“希望”的火苗。就像小琪家的客廳墻上貼的一排獎狀一樣,紅彤彤、明晃晃,溫暖了整個寒冬。
策劃 高偉 傅大慶
統籌 劉海琴
文案 陸威
攝像 高鑫
剪輯 高鑫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 新華日報社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