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里,一件件與蛇相關的文物展品紛紛上線,一場場年味十足的非遺活動精彩紛呈,吸引著大家一起到博物館里過大年,共享“世界非遺版”春節的文化年味兒。
一大早,熱鬧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里,不少市民扎堆來看乙巳蛇年生肖賀歲展。展覽由生肖文化入手,以獨特的賀年視角和豐富多樣的展示手法,講述了春節儀式中蘊含的“家庭和睦”的團圓理念,為觀眾呈現了一幅真實、生動、喜慶的百姓過大年的畫卷。
博物館工作人員許夢介紹,一進門大家就能看到兩排手捧生肖的陶俑——明代綠釉手捧十二生肖女陶俑,個個憨態可掬。最中間的陶俑手捧靈蛇,靈蛇盤踞在平臺上,非常靈動,代表了古人對于來年的祈愿。
不止是展覽,民俗博物館還推出了別具一格的新春民俗游園會,非遺演出、傳統游戲、創意手作等活動熱鬧非凡,更有雕版拓印、趣味投壺、踢毽子等特色民俗游戲與技藝體驗。
淮安市博物館也在春節期間推出了“乙巳尋蛇”“巧手剪新春”等年味十足的體驗,讓大家從觀眾“變身”參與者,解鎖 “世界非遺版” 春節的隱藏玩法!
在剪紙活動現場,小朋友們認真地按線條進行對折,小心翼翼地沿著線條剪裁。起落之間,一條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靈蛇逐漸顯現。
在南通博物苑,最新推出的《乾隆的假日》展覽受到了無數市民游客的追捧。展覽展出了不少珍貴瓷器、鐘表、紡織品、書畫等等,通過“普天同慶”“共度佳節”“閑暇之余”三個章節,讓觀眾走近乾隆這位充滿傳說與傳奇的帝王,游客們也饒有興致地研究乾隆如何過大年。
“蛇舞新春——中國蛇文化百館聯展”是泰州市博物館在春節期間推出的重頭戲,展覽選取全國各地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全面解讀蛇與華夏民族的內在聯系。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宿遷市博物館特別舉辦手工編織、剪裁、年畫等活動,讓人們直觀感受熱氣騰騰的春節文化氛圍。游客蔡先生說,過年陪老婆孩子來博物館看一看走一走,有學習有收獲,才是過個文化年!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顧倩穎 陳軍 南通臺 淮安臺 宿遷臺 泰州臺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