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失散國寶“歸家”,淚目中“民族記憶”激活

□呂楨亞

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41件跨越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從美國紐約曼哈頓啟程歸家。這批文物涵蓋陶器、玉器、青銅器、佛造像等多種類別,承載著中華文明千年脈絡,它們的“歸家路”更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雙向奔赴”的范本。

法律“筑盾”,追索之路有法依。此次文物回歸的契機,離不開2025年3月1日施行的新《文物保護法》。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我國對流失境外文物的追索權及程序,強調“國家對于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權利,且該權利不受時效限制”。這一突破性條款,為文物追索提供了“尚方寶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18家博物館中,中國文物數量達167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數量更是館藏的10倍之多。非法流失文物理應返還文物原屬國,但令人惋惜的是,文物追索常因法律依據不足、跨國司法程序復雜而受阻。此次新法施行后,文物部門可依法介入,通過國際司法合作實現追索。

合作“搭橋”,跨國協作破壁壘。此次文物的回歸,也是國際司法合作持續完善與執行效能持續提升的體現。美國紐約曼哈頓檢察官辦公室在辦案過程中查獲疑似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后,與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國家文物局等緊密協作,經過核查等相關工作,最終讓這些文物踏上歸途。2009年,中美首次簽署防止中國文物非法入境美國的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之后多次續簽,這一機制為文物的跨國追索提供了制度保障。這場持續16年的“跨國接力”,既是對歷史正義的修復,也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從2004年至今,已成功實現20批次594件/套流失美國的文物藝術品回歸中國,這串數字的背后離不開中美兩國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與不懈努力,為打擊文物走私、保護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提供了堅實防線。

文化“尋根”,民族記憶再激活。每一件回歸文物,都是民族記憶的載體。此次返還的陶說唱俑,以生動造型再現漢代百戲的繁榮;素面陶鬲則承載著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烹飪智慧……這些“會說話”的文明碎片,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尋根熱”。文物不僅是靜態的展品,更是動態的文化基因。2018年,《國家寶藏》節目讓故宮石鼓的回歸故事家喻戶曉;2020年,龍門石窟研究院學者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奉先寺佛首的“數字復位”,讓一尊尊大佛經過“大修”后得以真容再現;2022年,敦煌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共同打造“數字藏經洞”項目,讓6萬余件公元4世紀至11世紀的古代文獻和藝術品得到數字“重生”。文物的歸還不是終點,而是文化尋根的新起點。此次41件文物的回歸,將進一步豐富公眾對中華文明的認知。

文物的每一次回歸,都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承諾。截至目前,我國已通過各種方式促成超15萬件流失文物歸國,但仍有數百萬件文物散落海外。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文化合作的不斷延伸,必將有更多流失的文化瑰寶循著機制化、法治化、人性化的道路回到故土,續寫屬于中華文明的壯麗史詩。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