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有這樣一群人,她們以溫柔為底色,卻用堅韌書寫創業傳奇,她們手持創新火炬,在各種賽道中穿梭,她們將細膩感知淬煉成洞察商機的慧眼,在山野鄉村間,在實驗室中,在AI直播間里,在電商平臺上,盡情展現著她們的“芳華英姿”,為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AI舞者”數字“舞步”勾勒文旅產業新圖景
在安基村,有一只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在彩燈中,在顯示屏中,迎接著前來的游客。這只“安基兔”是江蘇麥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徐冬梅團隊為安基村設計的數字IP形象。
作為數字文化領域的實踐者和開拓者,徐冬梅帶領的江蘇麥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耕數字展陳與鄉村振興文化設計,通過數字人IP研發、影視動畫與軟件技術的融合應用,構建了“科技+文化”雙輪驅動的產業生態,成為地區數字文旅創新發展的顯著代表。
她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數字人IP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多個文化開放場館與旅游景區。通過動態捕捉與AI交互技術,其打造的虛擬文化講解員可實時響應游客需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科技展館等項目中實現服務超萬人次。2023年與常州紡院校企共建的“聯合創新實驗室”,更將AR數字展陳技術應用于非遺活化,使傳統留青竹刻、梳蓖、常州蘿卜干等非遺項目實現三維數字化呈現,推動文化保護與文旅消費的深度融合。
作為企業黨支部書記,徐冬梅還注重女性科技人才培養。她為公司女性員工推出“職業導航計劃”,通過女性高管導師結對、晉升路徑定制化咨詢、女性領導力培訓等形式,幫助女性員工突破職業瓶頸。公司技術團隊中女性占比達65%,并主導項目獲得省級、市級創新項目3項,獲評江蘇省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企業。公司還開展“榜樣星光計劃”“年度她力量”評選活動,進一步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激勵更多女性員工成長成才,相關經驗在2024年“鐘幗之聲”理論宣講活動中作為典型案例推廣。
在數字經濟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徐冬梅正以女性特有的敏銳洞察與創新魄力,探索出一條科技賦能文化傳承的創新路徑。其創業實踐不僅彰顯了新時代女性企業家的專業價值,更為區域文化產業數字化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范式。
“家具女王”網上淘金讓云端綻放“巾幗紅”
努力著、奉獻著、付出著……在常州中淘家居掌門人陳加林的故事里,無數個這樣的瞬間“拼”在一起。
剛創業時,因不懂經營,有時一天只賺幾十元,夫妻倆連店面房租都付不起。一場與快遞員稀松平常的對話,埋下了“中淘”創設的種子。
橫林鎮聚集地板企業200多家,配套企業300多家。陳加林“就地取材”,到附近廠里進些電腦桌椅、折疊床等到網上賣。除了翻看品類,她更多專注在客戶服務。“盡管貨物有說明書,但是太簡單了,客戶收貨后,還有許多安裝問題。”陳加林自己一頭“扎”了進去,學習攝影、PS技術、后臺操作,直至樣樣嫻熟。
靠著口碑和地緣因素,淘寶店慢慢有了起色。電腦椅、鞋柜、鞋架,中淘品類逐漸增加,時至今日,僅一個產品的不同顏色、尺寸的庫存量就上萬。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員工也由最初的夫妻檔擴展至300余人,且自辦3家工廠,發展自主設計品牌,60余家制造商成為中淘家居的供應商。
2020年直播興起,陳加林組建自己的直播團隊,并走出去學習,制定和研究符合中淘定位的直播方案。
中淘的直播內容非常“落地”,基于實際案例拍攝,場景豐富、語言簡單。不同的裝修場景下,家居品選擇應該注意什么,不同生活階段應該怎么選擇,在中淘的直播間里總能找到答案,這些內容知識點,就是中淘能做出的系統、有誠意的解答。目前中淘已經在越南擁有了自營倉庫,陳加林和團隊成員一路調研,分析市場需求和審美,提升設計品質。“今年我們還要沖向歐美市場,在亞馬遜商城上線自主品牌。”
近年來,陳加林還把一部分精力投向賺錢以外的事情。2017年,她啟動“家庭主婦創業機會”,面向全網招收巾幗代理商。她手把手教巾幗代理商銷售技巧,孵化巾幗代理商百余名。
常州經開區主播聯盟紅創中心成立后,陳加林帶著自己的團隊第一時間前去試播。“直播環境優、設備先進,既有專屬直播間,也有展示大廳。”陳加林說,而后她的直播團隊全部轉移到了家門口。
作為紅創中心負責人,陳加林創新提出巾幗“紅主播”計劃,把服務婦女、凝聚婦女、發展婦女有機結合,助推女性“云端”創業、“巾幗新農人”培育等工作,延伸婦聯工作臂膀,體現巾幗的實干擔當、開拓創新。“提供一個平臺,告訴她們,她們不僅是母親、妻子,還可以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實現自身的價值。”
巾幗“紅主播”計劃以紅創中心的直播基地為圓心,依托龍城等3大紅色直播間和惠企等7大主題直播間,開展各類直播活動,并實施成長計劃,同時成立了“紅播”“企播”“土播”“益播”“青播”5支主播隊伍,輻射區域內17個主播加油站和100多個電商直播間,讓優秀主播做好“傳幫帶”,實現平臺同建、資源共享、主播互通、活動聯辦。
對陳加林而言,她希望把紅創中心的直播實訓基地做強,培育出更多主播人才,真正打造成主播們的“夢工廠”。
“三朵金花”綻放“美麗鄉村”點燃振興新引擎
溧陽叁朵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王文君是一名溧陽本地生活的新媒體創作者,也是一位公益助農推介者,她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上。她熱愛并理解溧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文故事。在她鏡頭下,您會看到溧陽獨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到農民們的辛勤與堅韌,體驗到溧陽的特色非遺文化,品味溧陽的美食佳肴等等。她會用圖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詳細記錄并分享溧城的點滴變化,從城市的繁華到鄉村的寧靜,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活的溫度。她不僅是記錄者,也是連接城市與居民的橋梁。我致力于讓更多的人了解溧陽,感受這里的魅力與溫度。在這里,你可以看見城市的發展脈絡,聽見農民的心聲,品味到溧陽的特色美食。讓我們一起,用心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讓更多人愛上溧陽。
常州市星佑新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費婧,作為公司操盤手,統籌電商活動,從運營策略到賣點提煉一手抓,在快節奏項目中成功開拓多個重要市場,實現顯著增收。她結合當地實際,打造村書記及村委婦聯主席抖音個人賬號,開創“村書記、基層婦女骨干直播農產品”模式,僅一周便線上線下售出上萬斤脆紅李。搭建抖音平臺并對接資源,形成“主播+村長+網紅”等特色直播模式,加深對農業生態的了解,改變對基層干部的刻板印象。通過直播展示講解,增強農產品質量信任,促進銷售。該模式可復制,實施“互聯網+”工程,讓農產品不再滯銷,宣傳家鄉特產風貌,帶動農村婦女投身農業,推進鄉村旅游。在產業上,拓寬“同脆溧”品牌及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人才上,借電商平臺優惠吸引外出人員返鄉;組織上,探索“黨建+電商”模式,帶頭人入村委帶群眾增收。農村電商發展開闊群眾眼界,改變思維、生活與生產方式,為農村帶來美麗文明,從多方面助力鄉村振興。
常州田原相伴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施珺,專注于打造特色鄉村文創產品,致力于發掘、記錄和傳承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為鄉村文化賦予新的生命力和價值。她打造禮詩圩田原線下空間,空間吸引1萬多人次,帶動20余名農民再就業。她運營天目湖草莓園品牌,兩年內帶動50余名農民再就業、20余名大學生回鄉創業,創造營收1800萬元。24年線上平臺創造營收 100萬+ 。
(時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