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小區門口的井蓋松了,拍張照片發在網格群里,竟然能拿到互助幣的獎勵,還能用互助幣在家門口換一碗免費的餛飩。一次隨手拍,讓外賣小哥張斌倍感暖心。而這源自南京江北新區盤城街道盤城社區積極探索創新物業服務模式。
“議事會”上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打造多方協作新模式
盤福雅苑小區是一個安置小區,共有8幢高層住宅,安置1000余戶拆遷居民。在小區建設之初,盤城社區發現安置房小區普遍存在公共設施維護需求密集、老年群體服務需求突出等特點,傳統物業服務模式在服務需求與成本控制之間往往難以平衡。
“為了能夠更好更高效地服務居民,我們在小區交付前就提前謀劃布局,著手成立了自己的物業公司。”盤城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天經說。2020年,盤城社區黨總支牽頭,組建了公益性的企業化物業服務主體——南京紅潤盤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盤福雅苑小區正式交付,由紅潤盤城物業直接接管。
盤城社區將小區黨支部、物管會、物業公司三方納入治理體系,共同商討小區治理的重要事項。這種多方協作的模式,不僅提高了治理效率,也降低了用工成本。
將小區黨支部、物管會、物業公司三方納入治理體系
物業管家兼任網格員
在這里,物業管家兼任網格員,居民只需向一個人反饋,問題便能得到解決。
“阿姨,您的問題我記下了,馬上給您解決!”物業小楊是名年輕黨員,她每天都忙著處理居民的各種訴求。小區里,大到基礎設施維修,小到鄰里糾紛,只要居民反映,他們都會盡力解決。解決不了的,就提交到小區“議事會”商量,保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我們小區是高層,居民安裝室外晾衣架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小區物業嚴禁安裝室外晾衣架,但居民晾曬的需求也確實存在,物業管控難度大,業主怨言也不少。”在黨群議事會上,黨員貨車司機范吉祥師傅提議在小區集中建設晾曬區,并參與選址。隨著各單元樓棟周邊集中晾曬區的陸續到位,困擾業主和物業的難題得到妥善解決。
走進物業服務中心就能發現好幾個業務窗口,提供居民參保、困難認定、低保申請等79項社區代辦服務。居民不用跑腿,在家門口就能把事辦了,“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紅色互助幣”可以兌換商品和服務
“紅色互助幣”當錢花
盤城社區還推出了“紅色互助幣”制度,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居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發現安全隱患等方式獲得“紅色互助幣”,可以在社區內的商鋪中兌換商品和服務。
外賣小哥張斌在一次送餐途中,發現小區門口的井蓋松動了,存在安全隱患。他立即拍照上傳到社區網格平臺,得到了互助幣的獎勵。“其實都是一些順手的事兒,還能用互助幣刷碗家門口免費的餛飩,特別好!”張斌笑著說。
盤城社區著手成立自己的物業公司
目前,已有12家商鋪入駐了“紅色商鋪聯盟”,涵蓋了醫、食、用等,居民們都可以刷互助幣進行消費。居民們在享受社區服務的同時,也在為社區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小區交付以來,通過‘12345’政務熱線反映物業服務的每月不超過2條,訴求處理滿意度達98%以上。”李天經說,這組數據不僅是對紅潤盤城物業工作的肯定,更是對盤城社區創新治理模式的最好詮釋。
通訊員 范馨兒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