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從“勞有所得”到“產業創新者多得” 江蘇試點推進深化薪酬激勵集體協商

產業工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骨干力量。去年10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高產業工人經濟收入。堅持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江蘇是全國首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省份。3月13日下午,2025年江蘇首場區域(行業)集體協商會在寧舉行,其中一項是南京市集體協商春季集中要約啟動儀式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區域(行業)集體協商觀摩會。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南京將在全省率先試點深化薪酬激勵集體協商,大力引導技能和創新要素參與企業初次分配,創新創效成果參與企業利潤二次分配,助產業創新者“多得”。

新就業群體,是社會主義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快速發展,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覆蓋生產生活各領域各層次。

快遞小哥是新就業群體的代表。“這幾年我們行業的集體協商工作注重了解前一次協商制度的落實情況及問題,結合問卷調查和一線職工收入情況,制定新的工資專項集體合同。”集體協商要約啟動儀式上,南京市新興產業工會聯合會副主席穆士東介紹,早在2021年,南京市快遞協會牽頭籌備成立南京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接受南京市新興產業工會聯合會領導。

截至2月底,南京的快遞行業工會組織覆蓋12個品牌106家許可快遞企業,包括郵政、順豐、申通、中通、德邦等知名品牌,全市郵政快遞行業從業者達38000多人,其中一線快遞員有21290人。

“集體協商不是‘獨角戲’,而是‘協奏曲’。”江蘇省總工會權益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集體協商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機制,也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為落實《江蘇省集體協商條例》,結合南京快遞行業特點,南京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調研10余家主要快遞品牌勞動用工情況后,通過集體協商制定的新的合同,完善了南京市快遞行業勞動者的社保繳納、職工傷害保障等制度,提高了薪酬標準,增設工齡工資,建立能級工資激勵機制,更好保障快遞從業者的切身利益。

此次大會經驗交流環節全面展示了南京市在各層級集體協商工作中的創新實踐成果,為南京乃至省內勞動關系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經驗”。

其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開創的“全域覆蓋+梯層協商”協商模式,在全國化工園區中屬于首創。

“作為南京唯一聚焦化工和金屬新材料的專業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10家,多個特色產業在國內乃至全球都占據領先地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工會負責人向與會者分享“科技園樣本”,“科技園突破傳統區域或行業單線集體協商界限,將集體合同覆蓋范圍擴展至化工全產業鏈,涵蓋外資、國企、民企等113家企業,職工人數從7695人增至2.5萬人。”通過區域統籌,小微企業也能共享協商成果,職工權益保障更均衡。

園區還在全國范圍內首個突破性增設“彈性共擔”機制。

該機制意味著當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特殊困境、難以正常運營時,可就既定薪酬標準及增長要求等內容,雙方代表可二次協商調整,有效地促進了多層次以及多次數協商。這一設計構建了“經營狀況透明化+調整方案共商化”的協同機制,真正實現勞資雙方在不同經營情境下的利益平衡與共贏發展。

同時也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內容與公益責任,納入集體合同,建立技能水平與薪酬等級掛鉤制度。職工帶薪做公益成常態,“這一條款既強化了企業社會責任,也提升了職工歸屬感。”一家參會的高淳工業園區企業負責人表示。

會上發布了南京工會2025年集體協商重點工作任務。南京作為省會城市,新業態從業者眾多。

南京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帥小平介紹:2025年南京全市工會集體協商工作將以推進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創新開展,維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深化薪酬激勵集體協商為工作重點,推動全市集體協商工作切實擴面提質增效。

結合新業態行業發展,南京將推動快遞行業集體協商內容創新升級,簽訂綜合性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推動電商、網約配送、貨運等行業建立集體協商協調機制。協商制定全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具體事項,培育新就業形態集體協商典型。

在深化薪酬激勵集體協商上,南京將在全省率先試點,加力推動在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以推動通過協調協商完善技術工人薪酬激勵制度為重點,建立與“新八級工”相匹配的技術工人薪酬制度,完善技術創新獎勵辦法,引導技能和創新要素參與企業初次分配,創新創效成果參與企業利潤的二次分配,不斷提高產業工人收入水平。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倪敏

(受訪者供圖)

【記者觀察】

協商民主的“溫度”與“刻度”

從快遞行業的集體協商提高薪酬標準,到建立與“新八級工”匹配的技工薪酬制度,再到新材料行業積極醞釀的創新津貼,江蘇在南京江北新區等地持續推進的集體協商實踐,彰顯了“發展為了人民”的初心。

制度設計的“刻度”背后,是勞動者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溫度”。

當前,我們的社會群體正在細化分化,對這些年出現的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電商從業人員等,管理服務上要跟上,填補好這個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務。

為新就業群體生活安康托舉。江蘇以法治化、數字化、專業化破題,將集體協商嵌入高質量發展脈絡,亦為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鮮活樣本。正如一位與會的江北新區企業工會負責人所言:協商不是針尖對麥芒的博弈,而是協力畫出最大同心圓——職工有奔頭,企業有活力,這才是真正的共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倪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