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再度成為熱議話題。作為江南文化的重要載體,錫劇雖歷經百年沉淀,卻也正在遭遇時代浪潮的沖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擠壓著傳統戲曲的生存空間,演出市場不復往昔;愿意將錫劇當成終身職業的年輕從業者難覓……這些成為擺在無錫傳統戲曲創新面前的必答題。無錫,如何嘗試創新突破?如何重塑錫劇生態鏈,讓“小眾藝術”走向“大眾舞臺”,進而吸引新生代觀眾加入,無錫錫劇正在實踐的路上。
跨界,不只守著一方天地
最近,一場錫劇與交響樂跨界融合的創新表演,驚艷出圈——由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小提琴演奏家王之炅,錫劇名家蔡瑜、王子瑜聯袂奉獻的《傾城之戀》專場音樂會。錫劇唱腔婉轉悠揚,與管弦樂演奏完美契合。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原文化參贊張和清,也在海外社交平臺上轉發了相關內容并給予高度評價。
對于錫劇來說,這樣的創新嘗試不是第一次。
去年12月,在上海舉行的“2024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上,無錫市錫劇院創排的小劇場錫劇《聊齋·紫尾》贏得了滿堂彩,現場超過八成的觀眾是年輕人。“如同從動漫劇中走出來的人物造型、隨光影變幻的舞美設計、融入和弦配器的主題音樂、靈動多樣的舞臺表演,顛覆了我對傳統戲曲藝術的認知?!钡谝淮涡蕾p錫劇的“90后”觀眾沐嚴說,她被錫劇圈粉了,原來傳統錫劇可以這樣演繹。
錫劇開始嘗試不只守著劇場一方天地,而是進行更多的探索。去年5月至6月間,無錫市錫劇院原創錫劇作品《涓生之路》、首部小劇場錫劇作品《紅豆》等精品劇目接續在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高等學府內演出,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喜愛。據了解,今年,無錫市錫劇院也排定了去到北大、清華等高校的演出計劃,“要讓年輕人來劇場看劇,不妨由我們先走近他們。”無錫市錫劇院院長蔡瑜說。
“戲曲不是博物館里的古董,而是活在當下的藝術。”錫劇名家小王彬彬說。唯有構建起“政策護航、人才接續、劇目煥新、傳播破壁”的生態閉環,錫劇才能從“無錫人的鄉愁”真正蛻變為“年輕人的潮流”。
創新,讓老戲“說青春話”
劇目創新,讓老戲“說青春話”,是吸引觀眾的不二法門,也是傳統戲劇破壁出圈的關鍵。據了解,為了更好助推戲劇藝術的發展,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高度重視小劇場劇目創作,共同制定下發《關于推進小劇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創作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準、深受群眾喜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精品劇目。
深挖中華經典文化資源,無錫市錫劇院創排的全國首部小劇場錫劇《紅豆》榮獲第十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入選第三批江蘇省小劇場精品劇目。第二部小劇場錫劇《聊齋·紫尾》更是通過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為錫劇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小劇場劇目的編創還會快馬加鞭。”蔡瑜表示,小劇場錫劇《西子顰》將在今年與觀眾見面,目前已完成劇本大綱,預計10月完成劇目的排練,該劇主要講述春秋末期,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在越王勾踐敗于吳國后,被獻給吳王夫差,助越滅吳的故事?!芭c《紅豆》中蕭統、慧如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不同,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包含了家國情懷,我們會把無錫的愛情故事創排成一個系列,展現多姿多彩的無錫文化名片。”蔡瑜說,小劇場劇目保留了傳統錫劇的藝術特色,劇情緊湊,加入鮮明的本土文化內容,期待觀眾能與新劇產生共鳴。
據介紹,今年無錫市錫劇院還將推出現代錫劇《錢偉長》,該劇入選了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及2024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重點扶持項目舞臺藝術類新創劇目。故事以“近代力學之父”、無錫籍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科技報國、教育興國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表現其在國家遭受外侵時棄文從理,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放棄國外優厚待遇選擇回國報效并為祖國默默奉獻一生的感人事跡?!皠”窘趯⒍ǜ?,進入二度創作階段,預計3月創排,5月在錫首演,下半年完成巡演及國家藝術基金結項工作。”蔡瑜介紹。
破局,構建“活態傳承”生態
錫劇的“出圈”絕非一蹴而就。如何在流量時代平衡“破”與“立”,既吸引新觀眾,又守住劇種的根脈,考驗著每一位從業者的智慧。蔡瑜告訴記者,當下傳統錫劇要想真正“出圈”,需要健康地“出圈”,不做流量的附庸,只有堅守藝術觀和審美理念,才能創作出超越時代的精品佳作。
今年2月13日至19日期間,無錫市錫劇院攜優秀傳統錫劇先后到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里溪村、張家溝演出,一連7天演出了13場。演員在臺上唱,很多觀眾在臺下唱,即便方言不同,也不能阻擋他們的熱情??梢姡a劇在無錫及周邊地區仍保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每逢廟會、節慶或村鎮慶典,錫劇戲臺前總少不了自帶板凳的老戲迷。無錫惠山區一場露天錫劇演出吸引了數千觀眾,甚至有戲迷驅車數十公里前來,戲臺周邊的小吃攤主笑稱:“錫劇一開鑼,生意不用愁?!?/p>
無錫也在政策角度不斷發力,出臺了《錫劇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從資金扶持、人才培養到劇目創作全面布局。更值得關注的是,院團在“破圈”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嘗試:無錫市錫劇院與高校合作開設錫劇選修課,年輕演員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幕后花絮,傳統劇目《珍珠塔》融入現代舞臺技術,以全息投影重現江南水鄉場景,吸引了一批年輕觀眾走進劇場。
“政策有了,在生態鏈薄弱環節,需要進行更細致的謀劃?!币晃诲a劇研究者坦言。據悉,無錫市錫劇院正在與錫山區商討共建合作方案,不僅在劇目創排上達成合作,還將在錫劇人才建設上展開具體行動,設立錫劇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激勵錫劇人才涌入和積極創作;同時,與錫劇社團定期交流演出,加強錫劇人才的培養,促進交流。未來,還將在錫山區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錫劇進校園”等豐富活動,從而為錫劇育苗埋下種子。(韓玲、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