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收入、休假、生育、住房……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有了明確具體方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3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六部門聯合發聲,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
現場聽下來,有兩個關鍵詞可以概括這份文件的重點和著力點。
第一個關鍵詞是惠民生,重點突出“民”字,把惠民生與促消費相結合。比如,《方案》把“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首位,主要包括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等。
“減負”是促進消費的另一個基礎支撐。《方案》第二部分“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中,提出減輕家庭養育、教育、養老等多方面負擔的舉措。比如,國家發改委方面透露,正積極加緊制定育兒補貼等政策,后續會陸續出臺;2025年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
另一方面,結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費供給。比如,針對老年人,提出支持地方試點探索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還將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游等產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
《方案》的亮眼之處在于其全面性和前瞻性,將育兒補貼、消費品質等多個方面有機融合,特別是在構建新消費場景方面,將為市場注入新活力。比如,針對這個群體,這些領域的消費,相關部門尤為關注,這也涉及到我接下來要說的另外一個關鍵詞:新潮流。
針對年輕朋友,特別是“Z世代”,提出支持旅游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合理延長經營時間,讓大家看演出、看展覽、聽演唱會、出門旅行有更好的體驗;還要促進動漫、游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開拓國貨“潮品”國內外增量市場。
在發布會上,我還特別問了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政策延續性可以為市場注入信心,請問接下來“以舊換新”政策如何向縱深推進?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有“新”就有“舊”,將聚焦“去舊”環節,加快推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落地見效。同時,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持續暢通廢舊商品回收利用鏈條,提升資源回收利用能力和水平。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是一份牽頭管總的綜合性文件,每一個部門都要抓好貫徹落實,后續落實需要各部門綜合發力。相信隨著《方案》落地,我國消費市場能有更強勁的增長勢頭、更優質的消費供給,也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提升和便利。
晶采觀察,下期見!
編審:王薇
統籌:劉娜 姜葳
記者:王晶
剪輯:尤思煦 劉艾鑫
設計: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