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帥
全市59家重點快遞、外賣、網約車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達到100%
“彭城議事”全面開花,城鄉社區議事協商6000余場,成功解決矛盾糾紛5500余個
數十萬志愿者參與社區“一老一小”服務、徐州文旅宣傳、城市平安建設
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和通過人數同比增長306%和153%……
一個個鮮活的數字,見證著市委社會工作部的探索與實踐,記錄著徐州社會工作務實創新的一個個亮點。
2024年3月,市委社會工作部掛牌成立。一年來,江蘇徐州以黨建為引領,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聚焦新興領域黨建、基層治理和凝聚服務群眾,夯實社會治理之基,合力共建美好生活,為徐州的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
強化服務管理
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攻堅破題
“送單途中,有清晰的指引相伴,每到‘彭城驛站’,就能安心地歇上一會兒,還能在小哥食堂享受到優惠的餐食,真是太貼心了。”外賣小哥李滿感慨道。
“踏入云龍區漢風街道的小哥驛站,最先吸引目光的就是黨組織架構圖、黨建聯盟聯系表和十分鐘愛心服務圈這3個公示欄,一眼就能看明白。”快遞員小孔說道。
不論是走過鼓樓區的米蘭社區、萬科城小區,還是穿過泉山區的1818黨群服務中心,亦或是穿梭于徐州經開區商業樓宇之間,快遞、外賣小哥們都真切地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溫暖。
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圍繞新就業群體黨建難問題,從服務和管理兩方面入手,強化黨建引領,不斷增強黨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主城區開放了30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并對全市836個“彭城驛站”進行了升級改造,為新就業群體打造多功能溫馨服務空間。不僅如此,市委社會工作部還專門出臺了《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新10條》政策,積極組織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系列關懷活動,常態化走訪小哥站點。同時,大力推進友好社區、友好商圈以及友好醫院建設,目前已成功打造98個此類友好場所。
為進一步滿足新就業群體多樣化的需求,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發起,由市總工會、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司法局等多家單位共同組建了黨建服務聯盟,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為新就業群體協調解決保險繳納、行車辦證、義診義檢、法律解讀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
御景灣外賣站點站長趙靜深有感觸地說:“如今社會對我們新就業群體的關懷,讓我們內心暖意融融,今后會繼續鼓足干勁,把工作干得更出彩!”
針對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薄弱問題,去年5月開始實施黨建覆蓋行動。截至目前,全市59家重點快遞、外賣、網約車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達到100%,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雙有”覆蓋率超過98%。
77位經驗豐富的老黨員、老干部化身黨工建指導員,深入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擔當好政治引導員與發展服務員的角色。在“百會聯百村”和“結對社區”專項行動中,有效整合行業協會商會的黨建資源,全力助推鄉村振興與社區治理。有效整合行業協會商會的黨建資源,138個社會組織牽手100個村和社區達成合作。邳州四王村“糖葫蘆書記”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鼓樓區道北社區“居民之家”順利建成,泉山區花語社區針對困境兒童展開精準幫扶……一系列結對項目均得以成功落地實施。
針對部分社會組織存在的脫鉤脫管問題,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協調機制,對主要負責人嚴格審核把關,在“徐州社會工作”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公示,對市縣兩級社會組織進行“戴帽子掙錢”和違規評比清理整頓。同時,包掛聯系129名外賣、快遞、網絡直播員,宣傳政策,傾聽訴求,進行正面教育引導,傳遞紅色動能。
新興領域發展到哪里,黨的服務引領就跟進到哪里。市委社會工作部通過織密紅色網絡,細化工作舉措,讓服務和管理延伸到每一個社會組織、每一個基層站點,以黨建引領夯實基層新的陣地。
破解治理難題
變群眾有意見為群眾真點贊
為基層減負,讓社區干部輕裝上陣。蝶夢社區書記周雪對此深有體會,“減負減到了地方,考核督查少了,亂開證明的基本沒有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走進群眾、服務群眾了!”
市委社會工作部在成立之初便開展了“為基層減負”專題調研,并制定出臺《基層減負工作24條措施》和《進一步規范全市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工作方案》,有效壓減協辦事項從148項降至61項。與此同時,重復報表統計、平臺過度工作交辦、多方調研檢查得到有效控制,向部門奇葩證明說“不”。
“彭城議事”激活基層治理活水。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推進“彭城議事·在一起”基層協商項目,以解決物業矛盾糾紛為主要內容,形成黨建引領,居民主動,多方參與的基層解題新局面。
小區電梯更換、充電車棚設立、僵尸車輛清理、物業費收繳之爭……眾人事眾人議,面對面解難題。
針對泉山區榮景社區居民代表趙先生反映的兩部老電梯頻繁出故障的問題,社區黨委迅速組織了6次協商議事會,最終達成共識,居民自籌資金更換電梯,成功解決了“乘梯”難題。
“7+X”的議事主體模式與“5步走”議事步驟,為基層議事協商提供了具體指引,推動了2784個村(社區)科學規范的議事協商程序,實現了議事協商場所全覆蓋,增強了居民參與度,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
“五社聯動”催生強大治理力量。在“五社聯動”模式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形成“五位一體”的協同發展格局,開創了社區治理的嶄新局面。在“五社聯動”創新大賽的舞臺上,一大批精彩紛呈的項目成果集中亮相,盡顯“五社聯動”的實踐魅力。
聚焦基層治理難點,以“紅色引擎”激發“善治力量”,變群眾有意見為群眾真點贊。一年來,“五社聯動”在徐州遍地生花,累計開展活動6280余場,涵蓋了社區治理方方面面,惠及23.95萬人,極大地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基層治理,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質效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從減負后的基層輕裝上陣,到協商議事匯聚民智,再到“五社聯動”整合資源,徐州基層治理多點開花,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圖景徐徐展開。
匯聚多元合力
抓實凝聚服務群眾工作
彭城七里志愿服務、愛心車隊護航高考、春節期間惠民志愿服務、偏遠地區志愿支教……數十萬志愿者活躍在徐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友好徐州 志愿有我”更加響亮。
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積極打造“友好徐州 志愿有我”品牌,憑借其強大的號召力與感染力,吸引了大批滿懷熱忱的市民踴躍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
今年3月5日,徐州城內處處洋溢著“志愿紅”的溫暖氣息。蘇寧雙塔A座為徐州志愿者亮燈,熠熠光輝之下,志愿者們的身影閃耀在彭城的每一寸土地上,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風景線。
自去年起,徐州大力推動新興領域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成功組建數十支新興領域志愿服務隊伍。老干部局精心打造“老同志”志愿服務品牌;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云龍湖風景區分別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快遞小哥群體也組建了志愿服務分隊……截至目前,全市注冊活躍志愿者已超過120萬人,志愿者和志愿隊伍數量穩步增長,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徐州社會工作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據統計,在2024年徐州市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中,報名人數高達26087人,同比增長306%,居全省第二;通過考試且審查合格的人數為3808人,同比增長153%,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市持證社工累計達到9361人,每萬人中擁有持證社工人數達10.38人,高級社會工作師實現“零的突破”。
考生趙慧蓉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在備考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徐州社會工作”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社工考試信息與資源,順利通過考試,獲得了社工資格證。她表示,持有社工資格證后,不僅在薪資待遇上有了保障,更加深了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