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習近平總書記一句點贊,溫暖人心、意味深遠。作為生長在鄉野田間的“土特產”,正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金疙瘩”,寄托無數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以“云南咖啡”為代表,諸如柞水木耳、延安蘋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等等,無不是土生土長在廣袤鄉村的“特”字號與“農”字號,蘊含濃濃鄉情、氤氳人間煙火、冒出騰騰熱氣,譜寫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點贊“云南咖啡”,是對背后凝萃的艱辛汗水、智慧勞動、實干精神的贊美,更有對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的殷切囑托。正如總書記多次強調,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把握客觀優勢、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科學施策發展特色產業,讓越來越多代表中國的“云南咖啡”走出國門,講好鄉村振興故事,闡述新時代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偉大事業,不斷增進億萬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種好“云南咖啡”,做強“寶藏特產”,從來并非易事。從黃文秀把青春永遠留在了扶貧路上,到當代“樵夫”廖俊波等光榮事跡來看,無數基層黨員干部為了鄉村“寶藏特產”火爆出圈、吸引人氣,拉動農村產業興旺、農民持續增收、鄉村充盈活力,可謂殫精竭慮、夙興夜寐、披荊斬棘,才有越來越多的鄉村“土特產”走進市場、走向世界,奏響奮進中國的鄉村強音,為鄉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向“新”而進,與“春”同行,鄉村振興欣欣向榮。從智慧農業到賞花經濟、又到和美宜居鄉村建設等等,今天的鄉村煥然一新,基礎設施、交通網絡、數字技術、村情村貌等等可謂翻天覆地,諸如無人機、智慧系統、大型機械等在農業生產中運用廣泛,又如科創農場、新型農人、網紅村咖等滿布希望的田野,類似“云南咖啡”寶藏特產附加值與品牌力更高更強,見證了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推動鄉村振興的澎湃力量。所見,立體、層次、活力、昂揚的時代鄉村,必將滋養更多“云南咖啡”,提振鄉村全面振興的底氣與信心。
city中國的風吹到了鄉村,映照開放活力的奮進中國,也折射鄉村蘊藏無限生機。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戰略,讓城與鄉各要素紐帶更加牢固銜接,推動人才、科技、資金、物流等交換互通,厚植鄉村振興的基石。推動越來越多的“土特產”流向城市,繁榮市場經濟、拉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此外,鄉村文旅同樣不乏精神的“土特產”,如村史文館、傳統文化、民俗技藝等,成為鄉村振興的“軟實力”。講好幸福鄉村故事,筑牢鄉村之魂,讓鄉村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