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學習周歷·全國兩會篇丨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

【編者按】

202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對江蘇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蘇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涉及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相關重要名詞有哪些?江蘇如何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本期《學習周歷》,我們一起學原文、悟精神。



【延伸閱讀】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中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長三角三省一市要在規劃發展上下好“一盤棋”,在互聯互通上織密“一張網”,在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上連成“一條鏈”,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上繪就“一幅圖”。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開發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標志著長江經濟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將高度銜接、深度融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及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和重要政策安排。

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2014年2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決策。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重點突破,堅持改革創新,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著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著力推進產業升級轉移,著力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著力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加快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之下的灣區建設,開世界未有之先例。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大灣區不斷加快硬、軟聯通,不斷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新路徑,不斷向制度創新和改革開放新高地邁進,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內涵。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粵港澳大灣區全新定位。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長極之一。

“一帶一路”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臺,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拓展了新實踐,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共商、共建、共享是推進“一帶一路”的根本原則;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共建“一帶一路”以“五通”為主要內容,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截至2024年12月,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開展了數千個務實合作項目。

援藏援疆

對口支援西藏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策略。對口援藏是由“中央關心,全國支援”的援藏制度演進而來,對西藏實行對口支援最早開始于1973年,由八省市對口支援西藏衛生事業;1976年到1979年,先后又在教育、農機、干部援藏上實行對口支援。1994年7月,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對口支援方針,對口援藏大幕正式拉開。

對口支援新疆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促進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新疆穩定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自1997年開始,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14個省市向新疆選派大量優秀援疆干部人才,在干部支援和科技、教育、醫療、文化援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改善了受援地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力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密切了新疆與援疆省市之間的溝通聯系、交往交流,使新疆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進一步增強了“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信心。

2024年,江蘇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方面有何作為?

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本身就是必須堅決落實的“國之大者”,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2024年,江蘇在融入國家戰略的宏大敘事中,以“共建”為密鑰,在服務全域發展的坐標系中,繪就了壯闊圖景——

全面融入國家區域戰略,聯動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84項政策措施,細化落實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80項重點任務,牽頭組建首批12家長三角創新聯合體,“東數西算”長三角樞紐“1+4”算力平臺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累計形成154項制度創新成果。與京津冀、粵港澳等區域合作全面深化。實施對口支援協作項目1847個。

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對共建國家進出口占全省比重提升至47.5%,開行中歐班列2286列、增長7.7%,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實現遠洋干線、深水大港等互聯貫通,中阿產能合作示范園新簽約入園項目15個,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入園企業達190家,啟動運行江蘇中亞中心,與共建國家締結友城數量達148對。

2025年,江蘇怎么做?

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以自身發展帶動區域、助力全局,江蘇錨定了2025年的奮進航向——

積極落實國家區域戰略。深入實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政策舉措,加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寧杭生態經濟帶、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協同推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更好聯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沿江特色先行段示范段建設,強化與京津冀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對接,更大范圍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大力促進絲路貿易,持續擴大與共建國家貿易往來,深化規則標準對接。積極推動境外合作園區建設,加快實施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等項目。積極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素材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新華網、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江蘇省政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等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