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濃,翠染茶山。一早,在江蘇鎮江潤州區南山茶林研究所,十多名采茶工就背著茶簍忙著采茶,嫩芽纖毫裹著晨露,在靈活的指尖跳躍。
鎮江地處丘陵地帶,山脈林立、氣候宜人,土壤酸堿度適中、黏粒含量高,為茶樹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和適宜的生長環境?!敖衲晔芩獌鲇绊?,開采時間略晚。目前芽頭、品相都很好?!辈杵筘撠熑恕㈡偨胁铇I協會會長陳曉宏介紹,1999年他承包了10畝荒地建造茶園,打造鎮江本土品牌“南山滴翠”。如今,茶園面積已擴至850畝,年均干茶產量提高到了0.6萬千克。
資料圖
“電”亮茶園創業路
從清晨下田采茶到深夜炒茶結束,茶園里創業是辛苦活。
不過,陳曉宏也坦言,優質電力服務相伴,讓他在創業路上少走了不少彎路,“每年2月初,茶苗栽種后,幼苗抗旱性能差,需定時灌溉確保成活率。起初,租賃的荒地四周沒有用電設施,我們向供電所求助,只用了三天就為我們新設農業生產業擴新裝戶頭,接入最近的農業接電箱?!?/p>
2007年,茶企擴大生產規模,新增防霜扇、噴灌泵等種植設備,同時茶葉加工的烘干機也由柴油變為電力,用電需求激增。
“電助理”立即上門!“我們深入現場查勘后,立即從營銷系統調出企業周邊用戶用電量趨勢和線路走向,用時一周時間,在距離企業50米處,新上了一臺160千伏安的茶葉研究所配變。”國網鎮江城東供電所臺區經理劉同生說,隨著茶企種植面積和產量的穩步提升,2017年,我們又及時將配變增容到了400千伏安。
制茶用上新質生產力
“南山滴翠”加工制作極其嚴苛,從茶芽采摘到最終成茶,需經過攤涼、殺青、做形等,且各環節都需精心把控。
茶園里“長”出了新質生產力。今年3月初,茶企新增一條自動化制茶生產線,購置防霜機、電磁殺青機、智能光波攤涼機等設備,改變傳統方式,大幅提升了效率和品質。
“不同于其他茶葉品種,綠茶需殺青,破壞鮮葉氧化酶成分,還可以散發部分水分,鮮葉含水率70%,殺青后干茶含水率只有6.5%,這樣香氣四溢。”陳曉宏介紹,電磁殺青機啟動后,瞬間的用電量會達到150千瓦。問題也來了,機器進場后,經過廠商調試、檢測均無法啟動,分析是用電容量不足所致。
接到情況反饋后,供電部門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敖涍^與城區供電服務中心、三新公司聯動商討,急需在10千伏新增一臺400千伏安配變滿足春季加工用電所需。”鎮江城東供電所負責人景偉偉介紹,如果按常規流程,至少需要90個工作日,影響茶葉加工。對此,供電所開辟特事特辦服務,通過并聯審批壓縮時限,多項工作同步進行,整個工期壓縮至14天,并且特別針對茶企未來有擴產意向,施工期間提前預留變壓器容量空間,避免重復施工。
“滿格電”助力增產增收
鎮江現有茶園7.73萬畝,年產干茶1600噸,產值5億多元。
為確保春茶生產用電無憂,鎮江供電公司所屬的43家供電所共出動春茶服務人員800人次,對管轄區內茶葉種植基地、加工車間的供電線路、配電變壓器、漏電保護器等設備進行全面“體檢”,協助整改低壓用電隱患62處,嚴禁茶園現場用電設備無保護裝置運行;實時采集茶園用電負荷、用電量,構建多維分析模型,優化臺區布點及農網線路走向,量身定制用能增效方案。2月至今,增容改造18臺變壓器,新增容量超過3000千伏安,延長電纜及架空導線25公里。
“滿格電”助力茶農增產增收。以南山茶林研究所為例,目前在手訂單量與去年相比增加8%,預計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采茶季里,采茶工人均收入可達5000余元。(裔寧 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