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隱于黑暗,卻為光明而戰。呂恩覃,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地下工作者到戰場英雄,從淮海戰役到抗美援朝,他的一生是“隱秘而偉大”的注腳——在朝鮮戰場,他以血肉之軀撲向擔架護住傷員;身患重病仍堅守崗位,最終將37歲的生命獻給祖國。
一張黑白戎裝照,是家族74年的遺憾,更是英雄身份的定格。照片中,他嘴角含笑,軍裝左側模糊的“淮海戰役紀念章”曾被誤認紐扣。當全新修復技術讓烈士模糊的眉眼重綻神采,斑駁的皮膚紋理復現滄桑,歷史細節在數字重生中變得鮮活。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清明節的風拂過呂恩覃烈士革命事跡陳列館,有些犧牲,值得被永遠“看見”。照片,是具象的緬懷。清明,請允許我們“不想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