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強調“開門教育”的工作要求。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是確保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聽取群眾意見呼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用群眾可感可及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推動作風建設持續向好。
“開門教育”不僅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更是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必然選擇。無論是“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還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歷史證明,善于傾聽群眾呼聲,勇于接受群眾批評,是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寶貴經驗。只有讓群眾參與到學習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方能真正貼近實際,取得實效。倘若“關門修煉”“自說自話”,容易產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疏遠黨群干群關系、不利于事業發展。這就要求以誠懇的態度歡迎提意見、敢聽真批評,真正把問題找準找實,進而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
“開門教育”就是要打開天窗說亮話,將問題擺在桌面,不回避、不遮掩。學習教育開展得如何、作風改進了多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敢于“走出去”,以“入山問樵、遇水問漁”的謙遜心態,聽民聲、察民意、訪民情,多坐坐群眾的“熱炕頭”“小馬扎”,從群眾“牢騷話”中掌握真問題,從群眾“家常話”里尋找真方法,“解剖麻雀”、一探究竟,精準發現當前形勢下“四風”問題出現的新形態、新變化,有的放矢治歪風、祛邪氣、養正氣。要把意見“請進來”,暢通監督渠道,既要保留意見箱、征集表等傳統群眾工作形態,也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優化“三微一端”等便捷端口建設,將群眾反映的作風頑疾、辦事堵點作為改進工作的良方,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開門教育”本質上是要讓群眾真正成為“閱卷人”。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是評判各項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要立足崗位挑大梁,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要拿出“馬上就辦”的態度,堅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集中精力將“路線圖”“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做到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加強工作成果調查評估,建立健全收集、解決、跟蹤、問效全過程閉環鏈條,確保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看得到、管得了、辦得好,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