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無錫愛爾眼科醫院內,67歲的徐先生激動地將一面錦旗交到葉楠院長手中。術后僅一周,他的視力從近乎失明恢復到0.3/0.4,重見清晰世界的他激動地表示:“這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看清細節的東西!”這面錦旗,不僅承載著患者的感激,更印證了一場技術與仁心交織的醫療突破。
徐先生與超高度近視抗爭了40余年。右眼2000度、左眼1700度的近視度數,疊加雙眼嚴重白內障,讓他日常起居深受困擾。同事王先生曾因同類問題在此成功手術,聽聞白內障科主任葉楠團隊技術精湛,徐先生抱著一線希望前來求診。
檢查結果令人心驚:徐先生雙眼眼軸長度超35mm(常人僅23-24mm),并發視網膜裂孔及白內障。“每延長1mm眼軸,近視加深250-300度,他的生理近視理論上達3000度。”葉院長坦言,這是他在無錫愛爾多年來,遇到的第二例眼軸超 35mm 的患者。
高度近視的本質是眼球的病理性擴張——眼軸異常增長導致視網膜被機械性拉伸,逐漸變薄如蟬翼。隨著度數攀升,視網膜可能因過度牽拉而出現裂孔、黃斑劈裂等嚴重并發癥,最終引發不可逆的視力損傷甚至失明。若將正常眼球比作充滿彈性的氣球,高度近視患者的眼球則如同被過度充氣的球體,不僅體積遠超常態,結構也極度脆弱,可能輕輕一碰,就破了。
經過審慎而全面的評估,葉楠迅速為徐先生制定了初步治療方案:先在當天對雙眼進行眼底激光封閉視網膜裂孔,一周后再實施白內障手術。手術采用 “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術 + 人工晶體植入術+張力環植入”,考慮到徐先生懸韌帶松弛的風險,特意植入了張力環,確保人工晶體精準居中,降低移位風險。
手術臺上,葉楠憑借豐富經驗,為徐先生精準植入LS-313 MF15-9.0人工晶體,并預留100度近視滿足用眼習慣。術后復查時,徐先生顫抖著摘下紗布,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反復擦拭眼睛確認:“這不是夢!”曾經連30厘米外的手指都難以辨認的他,如今已能閱讀報紙。
“超高度近視患者眼底脆弱如薄紙,并發癥風險極高。”葉楠強調,此類人群應每半年檢查眼底,一旦發現白內障需盡早手術。目前飛秒激光輔助的精準屈光性白內障手術,在解決白內障合并近視、散光、老花等問題時,同時讓手術更加安全、精準,術后視覺效果更佳!“拖延治療可能導致視網膜脫落等不可逆損傷,及時干預才能守住光明。”
這場“重獲清晰”的手術,讓徐先生的生活重回正軌,能夠自由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通訊員 劉雪 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