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紫金e評: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在復興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文章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推動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當三星堆青銅神樹在博物館的玻璃展柜里流轉著幽藍光芒,當數字復原技術正讓消逝的唐昭陵六駿重新揚蹄嘶鳴,當泉州宋元海洋遺址的出土瓷器拼接起海上絲路的文明圖景,在穿越時空的文化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晰看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文化是中國人精神的支撐。當文化自信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當“第二個結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建設文化強國的歷史使命,正在解碼中華文明賡續千年的基因圖譜,為民族復興注入深沉持久的精神動能。

在文化根脈中淬煉精神之火,凝聚出一往無前的力量。悠久的歷史中,蘊藏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在良渚古城遺址的數字孿生系統里,水利工程數據正轉化為現代城市規劃的智慧模型。這種古今對話不僅是技術賦能,更是對文化基因的創造性激活。如今,甲骨文表情包在社交媒體刷屏,敦煌壁畫元素登上紐約時裝周,沉睡的文化基因正在數字經濟中煥發新生,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凝聚出我們一往無前的力量。

在制度創新中激蕩發展力量,匯聚成光彩奪目的產業。制度創新始終是文化建設的戰略支點,從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將長城、大運河等文化遺產轉化為“文明課堂”;到“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計劃”培育出海外讀者市場,“新質生產力”成為文化發展的新動能;再到“文化特派員”制度,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下沉,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政策供給的精準滴灌,將文化要素轉化為生產力。數據顯示,2024年,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14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6.0%。傳統的文化正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巧妙融合,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彰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文化傳播中錘煉民族底蘊,傳承好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國的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泉州提線木偶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優秀實踐名冊,600年歷史的絲線操縱技藝與全息投影技術碰撞出新的藝術語言;當《論語》智慧通過TikTok短視頻被譯成40多種語言傳播,中華文化在數字空間開辟出新的對話場域。文化傳播不僅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更是實現價值的共鳴,構建起平等包容的文明對話新模式。當“和而不同”理念在全世界引起廣泛認同,中國正在為全球治理貢獻文化智慧。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在復興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從駝鈴悠悠的絲路古道到聯通全球的數字絲綢之路,中華文明始終在傳承與創新中生生不息。站在建設文化強國的新起點上,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深度交融,當中國精神與世界潮流交響共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獲得取之不竭的文化賦能。(李小麗)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