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無錫:科學治太 久久為功,生態“含綠量”與發展“含金量”實現雙贏

太湖之畔,春風又綠江南岸。4月的陽光灑在湖西沿岸大堤上,新港藻水分離站的建設已進入尾聲,離岸2公里的湖面上,兩座加壓控藻井正如火如荼地施工,這是無錫太湖治理的最新圖景。

  今年以來,湖西區已新增湖沿岸輸藻管線6.5公里,5月底前還將新建、擴建藻水分離站4座、加壓控藻深井3口。這些工程見證著無錫治理太湖的堅定步伐,也續寫著這座江南水城與“母親湖”的共生故事。

  “標志性工程”取得“標志性成果”

  在太湖治理的宏偉藍圖中,無錫用一組特殊的數字——“3456789”詮釋著這座城市的責任與擔當:太湖岸線,無錫守護三分之一;水域面積,無錫管轄四分之一;治太投入,2007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接近全省五成;監測斷面,國省考斷面數量占全太湖的60%;清淤工程,2007年以來累計清淤量占全省70%;主要入湖河流數量,占全省超80%;藍藻打撈,占全省90%以上。這組沉甸甸的數字,是無錫作為太湖治理主戰場最生動的詮釋。

  連續十年,無錫以“新春第一會”部署治太工作,久久為功推動這一“標志性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太湖水質現已觸及‘趨勢性改善’的關鍵節點。”無錫市太湖辦相關負責人欣喜地表示。2024年,無錫治太迎來歷史性突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自2007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Ⅲ類標準,成為全國重點治理的三大湖中首個“良好”湖泊。更令人振奮的是,藍藻密度、平均面積同比分別下降17.5%、14.1%;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首次躍升至“優秀”等級,“太湖三白”資源量實現3倍增長;8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到Ⅱ類標準。這些數據見證著太湖生態系統的顯著改善。

  進入2025年,太湖治理繼續保持良好態勢。1—3月監測數據顯示: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穩定保持Ⅲ類,總磷濃度0.045毫克/升,優于全湖平均水平;13條主要入湖河流總磷濃度同比下降16.3%,全部達到Ⅱ類標準。藻情監測同樣呈現積極信號:無錫水域微囊藻密度下降6.2%。“這為全年治太工作贏得了‘開門紅’。”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雖然氣象預測顯示今年太湖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藍藻水華發生風險較高,但一季度水質和藻情的總體穩定,為今年太湖安全度夏奠定了堅實基礎。

  系統施治 標本兼治守護“太湖美”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新一輪太湖治理乘勢而上、穩定向好關鍵節點的交匯處,無錫以創新實踐詮釋“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全力確保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穩定Ⅲ類、藻情穩步改善”。可以說,今年的治太工作,既是對過往經驗的傳承,更是對未來藍圖的擘畫。

  宜興大浦港的晨光中,生態清淤船劃破如鏡的水面;梅梁湖心,“太湖之星”將淤泥轉化為濕地生長的沃土——這幅動態治理圖景,勾勒出“外源減量、內源減負、生態修復、精準防控”的科學治太路徑。

  外源減量打出組合拳,全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穩居全省前列,涉磷企業整治與農業面源治理雙管齊下,從源頭鎖住氮磷入湖通道。內源減負展現硬實力,國內首創的一體化清淤平臺高效運轉,今年以來無錫已完成太湖清淤55萬立方米、滆湖三期清淤120萬立方米,為湖體卸下沉重“包袱”。生態修復鋪展新畫卷,梅梁湖水草搖曳、“三氿”濕地綿延,構筑起藍綠交織的生態屏障。精準防控凸顯智慧化,無人機巡飛與AI預警系統織就天羅地網,172公里離岸圍隔與18座控藻深井組成立體防線。

  聚焦“西部湖區”和“主要入湖河道”兩大主戰場,239個治太工程協同發力。眼下,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等10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加速推進,宜興升級版一體化清淤平臺即將下水,市區蘆葦蕩收割、新吳區地基清理告捷。這些扎實舉措推動太湖治理實現系統施治、標本兼治。

  每一處清淤作業、每一項工程建設、每一次技術創新,都在為太湖的永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朝著“世界級生態湖區”的目標,無錫用科技之智、系統之治、恒久之功,書寫著新時代太湖治理的精彩篇章。

  從“痛點”到“綠色IP”的價值蝶變

  春日暖陽下,太湖水上游航線重啟后迎來絡繹不絕的游客,升級后的四月航線讓更多人邂逅湖光瀲滟;錫馬賽道上,3.5萬名跑者在櫻花紛飛中領略太湖之美;“國際月”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沿湖漫步,將這幅生態畫卷收入記憶。這些動人的場景,生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

  生態改善催生“美麗經濟”。今年,總臺春晚無錫分會場以“千帆競發”的壯美畫面驚艷世界,元宵晚會再次取景無錫的山水園林。視覺盛宴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春節假期游客量突破1556萬人次,同比增長34.58%;旅游總收入達159.78億元,增長27%。如今,融合評彈、二胡等傳統藝術與湖島風光的“水上文旅”成為城市新名片,而“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新風尚,讓無錫馬拉松的“櫻花賽道”成為跑者心中的經典記憶。曾經因藍藻問題備受關注的太湖,正以嶄新的“生態IP”形象重返世界舞臺,展現出生態價值轉化的無限可能。

  生態提優有力促進增長提速、發展提質,產業轉型進一步支撐生態轉好、價值轉化。十余年來,無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分別升至41.6%、52.8%。生態環境投入已從“負擔”轉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投資”。傳唱大江南北的《太湖美》,不僅吟詠著江南水鄉的景致,更見證著一個城市發展理念的轉型升級。

  湖水映照著藍天,濕地棲息著飛鳥,這幅“新太湖畫卷”展現的是生態治理的成效,更揭示了一種發展哲學的成熟:當城市學會以生態之筆描繪未來,每一處風景都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生動注腳。展望未來,無錫將繼續深挖生態價值,充分發揮山水人文優勢,通過“生態+”模式承載更多創新活動、產業升級和文化體驗,讓“太湖明珠”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得益彰。(陳菁菁、張庭赫)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