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4月27日電 專訪|美國“貿易吃虧論”站不住腳——訪德國“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的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近期以縮小貿易逆差為借口推出一系列關稅措施,卻刻意忽略其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巨大順差,人為制造和放大“貿易吃虧論”,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此前以詳實的數據和分析,揭示了一個被美方刻意掩蓋的真相:美國不僅是全球貿易體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務貿易領域占據絕對優勢。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2024年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總額近3000億美元。
??西蒙指出,全球貿易并不是簡單的進出口賬單,美國對其貿易逆差的理解存在結構性問題。“美國對相關國家有商品貿易逆差,但在服務貿易領域長期處于順差地位。美國忽略自身在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優勢,煽動情緒,人為制造和放大‘貿易吃虧論’。”
??西蒙認為,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動機與國內政治考量密切相關。“所謂‘對等關稅’,旨在爭取更多特定勞工群體的選票,引導這些選民誤以為加征關稅可以保護本地就業。事實是加征關稅最終會加劇通脹,損害自身利益。”
??西蒙強調,高關稅不是簡單的價格調節工具,而是一種“干預全球產業體系的行為”。一旦被長期濫用,將嚴重阻礙全球經濟與貿易體系正常運轉。他舉例稱,蘋果手機依賴全球零部件供應,寶馬在美國生產的汽車也需要德國的發動機與零件。“全球供應鏈高度融合,關稅政策無法精準施壓,只會制造系統性混亂。結果不是一方受損,而是所有參與者共同承擔代價。”他說。
??西蒙認為,試圖通過貿易壁壘促進制造業回流的策略“治標不治本”,終將帶來反噬效應。如果美國關稅政策持續演進,不僅難以解決其結構性問題,還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西蒙還對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連鎖反應表示擔憂。他指出,美國一方面加征關稅,另一方面又對部分產品豁免,令市場難以形成清晰、可預期的政策路徑,這種反復無常的政策節奏,正在抑制跨國企業的中長期投資意愿,對全球經濟構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在西蒙看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真正可持續發展的出路仍在于建立一個穩定、可預期的多邊貿易體系。他說,“規則、公平與開放,符合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