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雙核驅動,引領都市現代農業騰飛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通訊員 葉長文 端舒婭

位于溧水區的南京國家農高區,細胞培養豬肉技術通過專家組評價,為實現工業化生產奠定基礎;在浦口區的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入駐企業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忙著做育種材料性狀基因檢測……春意盎然,南京農業領域處處涌動創新春潮。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整體躍升。近年來,南京充分發揮“一南一北”兩大國家級科創載體平臺集聚優勢,引導不同農業技術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都市現代農業強市建設插上科技翅膀。

南京國家農高區集聚102個科研平臺

在陣陣有規律的“打印”聲中,裝有紅色和白色“生物墨水”的打印噴頭來回移動,白色托盤里的“豬肉”逐漸變厚,色澤誘人……走進位于南京國家農高區的南京周子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開展3D生物打印細胞培養肉研究。

近日,周子未來聯合南京農業大學共同完成的“細胞培養豬肉中試生產關鍵技術”接受了成果評價。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14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攻克了細胞培養豬肉中試生產的關鍵技術,項目成果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周子未來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專家組評價,意味著細胞培養豬肉具備了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基礎。目前細胞肉都在實驗室生產,每次可生產2公斤,一個月產量僅約10公斤。公司計劃今年開建中試工廠,建成后可進行細胞肉的工業化生產,理論上可實現年產20噸。

作為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的國家農高區,南京國家農高區承擔著建設“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示范區、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園區積極搭建科研平臺、培育重點企業、聚集高端人才、轉化科研成果、落地標桿項目,目前已布局建設國家及省市科研平臺102個,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130名,其中1名外籍專家成功入選國家重點人才工程項目,與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3所高校院所開展校地合作共建,構筑起南京都市現代農業的硬核科技支撐。

此外,南京國家農高區還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1家、規上工業企業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3家、涉農企業300余家,31家企業在江蘇股權中心成功掛牌。

南京國家農創中心深耕現代“農業硅谷”

目光向北,跨過長江,位于浦口區的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同屬“國家隊”,于2016年底獲批復成立,是全國首家、華東地區唯一的國家農業產業科創中心。區別于一般的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始終堅持“農業硅谷”目標定位,以創新研發為基礎,圍繞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要素集聚、關聯企業集中、優勢產品集群,強化創新驅動、謀劃創新發展。

南京博睿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入駐企業蓬勃發展的縮影。該企業專注于動植物分子檢測和育種相關技術開發與應用,可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準基因型分型和分子檢測技術。

“這是我們與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共建的長三角地區葉菜類蔬菜遺傳育種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能進行葉菜類蔬菜種質材料創新、生物育種技術和新品種選育等關鍵技術研究。”南京博睿迪總經理王軍告訴記者,眼下正是傳統葉菜類蔬菜的育種關鍵期,科研人員每天都忙著為客戶進行作物種子的基因性狀檢測等。

小到能快速識別和篩選種子、提高育種效率的種子檢測設備,大到掌握全省13個地級市物聯網數據的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南京國家農創中心正全力打造世界知名“農業硅谷”,推動農業與科技融合走向深入。截至目前,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已集聚10個院士團隊,落戶2家院士工作站,建設十多個部省級平臺和6家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聚焦生物農業、智慧農業、功能農業三大主導產業,累計簽約項目500多個,入駐農業科技企業168家,并與省內外30多個涉農區縣、產業園形成戰略合作,輸出近百項創新科技成果。

一南一北,兩大“國家隊”賦能都市現代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南京是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一產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同時,南京地形“六山一水三分田”,低山丘陵崗地面積占比60.8%,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農業“先天優勢”不足。因此,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成為南京端穩飯碗、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南京國家農高區、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等“國字號”農業科創平臺集聚優勢,著力打造農業科創策源地,推動農業前沿科技成果在南京首試首用,打造形成十多位院士領銜的農業領域集群式院士創新基地,累計建設市級以上科研平臺100余個,培育發展涉農高新技術企業超80家,為都市現代農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創力量。統計顯示,南京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7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十多個百分點。

當前,在南京廣袤的田野上,隨著科技進步和智能化設備廣泛應用,都市現代農業正迎來一場深刻變革。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加速融入農業生產、儲藏運輸、流通交易各個環節,科技成為提升農業發展質效的強力引擎。

今年3月,我市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力爭到2027年,集聚市級以上創新平臺120個,高新技術企業5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家,規上工業企業70家,農業龍頭企業超40家;打造1—2個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會展自主品牌,推動南京國家農高區高質量發展“質、效、量”全面提升。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我市“一南一北”兩個國家級科創載體正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科技作出新探索。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