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群體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價值觀,破解人際交往與情感困惑,近日,由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辦,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鄴區樂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承辦的“心理小劇場:從戀愛關系中看見自己”主題系列活動在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成功舉辦。活動通過沉浸式心理劇場體驗、即興創作與角色扮演,幫助青年學子探索親密關系中的自我認知與互動模式,傳遞正向情感能量。
本次活動以“心理劇場”為核心形式,特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親密關系教育專家羅年章老師擔任導師。現場百余名學生通過抽取“喜歡”“嫉妒”“誤解”“表白”“邊界感”等關鍵詞分組創作,在15分鐘內編排3分鐘即興心理短劇,還原戀愛或人際交往中的典型場景。
在“暗戀”主題劇中,學生演繹了單向情感中的忐忑與自我懷疑;圍繞“沖突”關鍵詞的小組則呈現了情侶因溝通錯位引發的爭吵與和解。每組表演后,羅年章老師帶領觀眾分析角色心理動因,拆解“焦慮型依戀”“回避式退縮”等行為模式,并引導學生思考:“你在關系中真正需要什么?如何表達需求而不越界?”
“通過扮演旁觀者,我看清了自己在感情里總想控制對方的慣性。”參與表演的大二學生王同學坦言。許多學生表示,心理劇的“第三視角”讓他們跳出了固有思維,更清晰地覺察到自身在親密關系中的核心需求與潛在矛盾。
大學生正處于親密關系探索的關鍵期,但部分人因缺乏經驗而陷入自我懷疑,或采用不恰當的方式處理關系問題,從而制造出新的矛盾,心理劇不僅提供安全的情感表達空間,更以集體智慧共創解決方案。
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表示,當代青年婚戀觀呈現多元化趨勢,但也存在“恐婚”“逃避親密”等現實困惑。傳統講座模式難以觸及深層心理,而心理劇場通過具身化、情境化的體驗,能更有效地幫助青年理解健康關系的邊界與內核。“我們希望通過這類創新活動,讓年輕人學會在關系中保持真誠與獨立,為社會注入更多情感正能量。”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婚俗改革實驗區,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表示,未來將聯合更多社會專業力量,圍繞戀愛交友、婚前教育、親密關系沖突調解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并探索建立高校婚戀輔導站,為青年群體提供持續婚戀心理指導,助力青年學子發展親密美好的關系,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和積極影響。(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