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美濫施關稅持續影響下,江蘇外貿企業持續承壓。雖然困難重重,但也有不少企業通過開拓新興市場、強化技術創新、布局全球供應鏈等方式主動應對。江蘇企業是如何以變應變,在變局中抵御沖擊、尋找新機遇的?連日來,記者對省內多家外貿企業進行了探訪。
用好各類平臺,互助中站穩腳跟
全球每3支牙刷之中,就有一支是揚州市杭集鎮生產的。這個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小鎮,集聚著上千家牙刷制造企業,年產牙刷75億支,占據全國80%以上、全球35%以上的市場份額,遠銷近100個國家和地區。
江蘇華騰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連續16年為沃爾瑪等歐美超市供貨,主要生產牙刷、牙線等產品,外銷份額占80%,其中美國市場在公司業務中占比約20%,一年有近2000萬元美國訂單。美濫施關稅,讓公司原本專供沃爾瑪的流水線陷入停滯,在占地3萬平方米的廠房里,400多名員工等著生產訂單。
“年初的時候,我們還在和客商溝通解決方案,等到4月大幅增加關稅后,與美國市場的合作幾乎停滯。”公司內銷部負責人穆龍生告訴記者,那段時間時不時要拿出手機,刷新最新關稅動態。同時,自己和團隊主動出擊,把焦慮轉化為動力,“全員出差、尋找客戶。”
4月7日,永輝超市發布《致中國優質供應鏈的一封信》,為出口受阻的中國優質供應鏈搭建起內銷轉型的橋梁。對于華騰公司來說,是個好機會。
“看到永輝超市的公開信,我們主動聯系并進行幾個小時的商談,把上架時間縮短到一周。”穆龍生表示,第一輪供貨全國20個永輝超市門店,上架的是華騰旗下自有品牌“佰仕潔”牙刷、牙線,并將包裝、宣傳物料等調整為中文,目前專區產品購買率很高。
“我們打開國際市場的優勢是‘物美價廉’。現在轉為內銷,綜合各方面成本,給國內消費者提供的產品遠低于國外名牌的價格,但品質和國外名牌相當。”穆龍生表示,除了轉戰內銷渠道,企業也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已接到巴西500多萬元的訂單,生產線開始正常有序運轉。
有了永輝超市的雪中送炭,也有其他國貨伙伴拋來“橄欖枝”,穆龍生深刻體會到互相扶持、患難與共的情誼。
“不久前,在揚州舉辦的‘中國美業港’推介會上,我們結識了冷酸靈等國貨品牌負責人,他們在參觀工廠了解情況后,計劃一起合作開發新品。”穆龍生介紹,華騰多年來供貨歐美市場,在開發牙線、牙縫刷等工具類口腔用品方面經驗豐富,能有效補充冷酸靈的產品線。“國貨品牌之間抱團取暖,爭取把我們國貨做得越來越好。”穆龍生說。
在江蘇,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南通外貿中心是全省首家外貿集聚區,目前入駐企業超250家,涉及紡織服裝、機械設備等30多個領域。
中心內的江蘇亦瑾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紡織品及原輔料等商品的進出口業務。“對于部分美國滯留訂單,公司根據其他地區客戶需求重新設計,并將其出口到日韓、歐洲、東南亞等地。”公司負責人徐成由衷感謝各方的幫助。今年以來,南通外貿中心聯合相關部門多次上門走訪企業,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同時,組織多場政策宣講會、“外貿大講堂”等活動,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促進內外貿渠道對接、品牌對接、產銷對接、標準對接。
不少外貿企業紛紛表示,相信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破局前行。
以時間換空間,發展非美市場
這個4月,“外貿優品中華行江蘇站”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
“我們帶來的箱包、玩具、雨傘、進口食品等外貿商品在兩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兩天內多次補貨。”蘇豪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伍棟欣喜地表示。
一直以來,蘇豪紡織主攻國際市場,其紡織服裝、機電、輕工、箱包、玩具等產品因高品質而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
“美濫施關稅對我們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從短期來看,對美業務的風險凸顯,長期來看,要保持清醒認識,積極發展非美市場。”伍棟算了一筆賬,“我們最近每天都在摸排收發貨情況,算上已經發貨還在路上的、已經生產好暫緩出運的等,有700萬美元左右的在手訂單。”
美濫施關稅,一些美國客戶選擇拒收貨物,這也意味著蘇豪紡織面臨著原料和貨款的雙重壓力。
“為了確保收到貨款、減少損失,我們會和客人商量先履約,哪怕給點折扣,各自承擔一部分關稅。如果給了折扣也不想要的話,我們會進一步協商簽訂一次性授權轉銷,比如一些紡織服裝類產品,我們會轉銷給歐洲、中東市場。”
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反復變化,也讓外貿企業意識到對美出口的不確定性。省內各家外貿企業都在積極布局,以時間換空間,去更大的國際市場尋求蛋糕。
如何更好、更快地拓展新興市場?近年來,蘇豪紡織借助自研的“蘇豪通”線上B2B系統,通過21個自營產品獨立站,在線展示公司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今年1月以來,新增出口訂單同比超200%,這些新客戶主要來自歐洲、東南亞、南美等。
平臺不僅賦能自身,也“拉動”更多中小企業一起沖向更大市場,“以變應變”破浪前行。
“我們有信心,把在美國市場損失的出口業務體量,通過‘蘇豪通’在線系統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補足。”伍棟表示,去年公司全年出口1.67億美元,今年力爭突破2億美元大關。
積極參加國內外展會,開拓市場,也是一條有效途徑。
正在舉辦的第137屆廣交會上,蘇豪紡織派出超50人的業務團隊參展;6月,江蘇(阿斯塔納)進出口商品展覽會,將在哈薩克斯坦舉辦,蘇豪紡織將派出10余人業務團隊前往洽談,將目前占公司出口業務“半壁江山”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越做越大。
事實上,通過多元化、全球化布局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我省已有很多成熟案例。
走進位于張家港的永鋼集團國際貿易部,工作人員正抓緊趕制貨物的報關手續,1萬多噸的線材即將發往東南亞,用于當地高端汽車等工業機械加工領域。今年一季度,永鋼集團外貿出口實現逆勢躍升,同比增長近七成,優勢產品出口量增長116%。
“目前集團主要圍繞產品結構和市場,積極作出調整,緊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市場等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永鋼集團國際貿易部部長王曉波介紹,跟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企業有了很多新項目,鋼產品被用于新加坡、圭亞那等國的標志性基建項目。鋼材出口已覆蓋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達34個。
不拼低價拼創新,優化內外貿供應鏈
“對于我們外貿人而言,美濫施關稅是挑戰也是機遇。”這是很多外貿人對未來的判斷。
穆龍生就是“樂觀派”之一,“唯有持續創新,才能掌握發展主動權。這兩年企業堅持自研刷絲,像頗受歡迎的6580系列牙刷,年銷量就達150萬美元。”他表示,接下來會聚焦巴西、埃及等國市場的消費特征、產品需求,開拓增量客戶。
這也是江蘇外貿人的共識。在全球化貿易環境波動的背景下,技術創新和產品競爭力是抵御風險的重要手段,而兼具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則是迎難而上、拓展市場的底氣。
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嘉發展有限公司是對美出口外貿企業,還是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核心供應商。
“公司對美業務占比超過35%,美濫施關稅直接影響出口成本和訂單量的不確定性,導致二季度出口面臨一定的挑戰,正在積極與客戶溝通協商,待關稅政策進一步明朗后采取下一步策略。”匯鴻中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榴丹說。
基于一季度成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經驗,公司將繼續優化海外供應鏈布局、探索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興市場、提高設計研發產品競爭力,多措并舉減輕美濫施關稅的影響。
“北美是我們的重要國際市場,美濫施關稅對我們來說肯定有影響。”謝榴丹道出公司的“破局之術”——根據形勢變化和客戶需求,進行供應鏈國際化布局。
今年以來,匯鴻中嘉公司總經理室分別帶隊赴孟加拉國、柬埔寨、越南、老撾考察,以加強與當地工廠的戰略合作,及時鞏固在東南亞的供應鏈協作能力。
目前,柬埔寨工廠穩步建設中,預計7—8月可建成投產;同時,開拓孟加拉國工廠,已通過客戶認證,開始運作訂單。
“我們一直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做好自己的事,不斷提高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在‘貿、供、技、數、人’5個方面加強建設。”謝榴丹介紹,公司堅持專業化發展和創新驅動戰略,“數字化供應鏈建設”正是核心板塊之一。
不止于優化海外供應鏈。上周末的內銷“試水”,也讓蘇豪紡織有了新想法——通過自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跨境電商的支撐能力,啟動國內市場的新零售計劃。伍棟表示,下一步將考慮開拓國內零售版圖,提高直供國內商品的比例。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萬晨 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