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黃飛英)5月28日,江蘇省首個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在蘇州建成,將為市場參與主體提供“碳核查、碳減排、碳交易、碳中和認證”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務。
蘇州是大型工業城市之一。作為全國首個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蘇州工業園區內聚集了各級綠色制造體系企業超100家,這些企業綠色能源應用、減排意愿十分強烈。2022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聯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進行了碳普惠探索創新,打造了全國首個區域內市場化自愿減排交易體系,盤活了新能源產生的碳減排量,讓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實現了碳減排量核證、碳交易以及碳抵消,提升了綠色競爭力。
“企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有像前端的碳咨詢、碳核查、低碳路徑規劃等需求,也有像末端的碳中和認證等需求,每一個需求需對接不同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對于企業來說無從下手,耗時耗力。”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三級職員陶葉煒認為,供需信息的不集中、不透明,導致出現了企業減排需求與減排資源企業無法快速匹配的現象。他坦言,市場正迫切需要“超市化”“套餐化”的全過程碳中和普惠服務。
如何優化“雙碳”服務能力,提升企業獲得碳中和普惠服務的精準性、便捷性和權威性?自2023年8月起,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聯合中方財團、新加坡MVGX科技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資源節約與能源管理協會,通過四方共建,全面升級碳普惠服務,圍繞“核-減-易-證”關鍵業務環節,篩選優質、權威低碳機構,聯合建立碳中和服務生態圈,并成立了專業化服務中心,打通了碳核查、碳減排、碳交易、碳中和認證四個關鍵服務鏈路,為市場參與主體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
為確保碳核查數據真實、準確,服務中心聯合上海環交所等低碳機構專家,通過多維度評估和篩選,引入具有資質認證、行業影響大的碳核查服務機構,幫助企業摸清碳排家底。同時,服務中心還發布了分布式光伏、專用充電樁、照明節能、濕地碳匯等4類減排項目的碳減排方法學,科學計算減排項目的二氧化碳當量,幫助企業形成可交易的碳資產。“目前,我們共核發了碳減排量8.6萬噸。未來還將新增居民節電、資源循環利用、空調數字節能等3類碳減排項目方法學,逐步推進更多減排項目的開發和低碳場景的創建。”陶葉煒介紹說。
有了碳資產,企業還可以通過碳普惠智能服務平臺進行碳交易、變現。作為蘇州城市公共交通客運服務骨干企業,蘇州市公交集團近年來扎實推動綠色公交發展,建設形成智慧互聯的充電服務網。當前,該集團正對90座公交充電站進行碳資產核證工作,按照每年總充電量1.3億度測算,可核發碳減排量約5.6萬噸,預計將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碳收益。目前,該服務平臺已累計完成碳減排成交量達1.3萬噸,今年預計將達10萬噸。此外,為激勵更多企業參與減排,服務中心還將依托能源領域的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一攬子從方案制定到減排措施落實的打包服務,推動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企業實現碳中和后,得到權威機構的認證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服務中心還積極與新加坡碳服務機構及國內外權威機構開展合作,并設立碳中和專員,協助企業獲取符合國內外標準的碳中和聲明或證書,助力企業“出海搶單”。
“未來,我們還將圍繞組織碳中和、活動碳中和、產品碳中和以及建筑碳中和四個關鍵領域,整合商業生態資源,推出適應多場景下的市場化碳中和服務套餐,拓展碳減排方法學覆蓋場景,滿足企業、社會團體等碳中和需求,落地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鏈主企業一站式碳中和案例。”陶葉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