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婷婷)近日,吳江區七都鎮雙塔橋村傳來工行七都支行720萬元授信額度落地的消息。這份沉甸甸的“金融禮包”,將為這個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撬開發展新局。
工行蘇州分行的結對幫扶團隊在去年寒冬走訪時了解到,隨著土地面積的不斷減少,雙塔橋村村級經濟收入增長受到制約,現在正積極探索新的創收之路。村干部們規劃產業聯合體的那份執著,給工行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不是簡單的資金輸血,而是造血機制的創新突破。”工行七都支行相關負責人指出,“授信額度下來后,雙塔橋村將聯合其他村在鎮上共同建造廠房對外出租。這種‘組團發展+金融托底’的模式,既化解了單個村落的信用短板,又為鎮域經濟的發展注入協同動能。”
在太湖水滋養的萬畝蟹塘,金融創新的漣漪正層層擴散。在浦江源的國家級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工行為其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發放8000萬元項目營運期貸款。養殖戶老李觸摸著物聯網監測終端感慨:“以前看天吃飯,現在靠科技增收。”這種“期限長、利率優”的項目貸,恰似為農業現代化鋪設的金融軌道。
一個個數字見證著變革:605萬元“蟹農貸”讓水產養殖戶告別傳統作坊,322萬元“個人e抵”助推園藝轉型,300萬元“養殖貸”助力水蛭藥用開發……從村集體賬戶到國家戰略項目,從田間地頭的普惠金融到產業鏈縱深服務,工行七都支行的涉農貸款余額已突破億元大關。七都鎮鄉村振興圖景中的“工行印記”,生動詮釋了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他們以金融活水潤澤鄉村振興沃土,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貢獻工行力量,譜寫出一曲動人的鄉村振興金融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