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鼓樓區環城街道鼓樓晶典的陳女士第一次來到鼓樓廣場6樓近千平米的空中花園,就喜歡上了這里,“昨天透過書房的窗戶看到這里新建了花園,今天下班就過來逛逛,順便到超市買點菜回家。現在社區商業越來越便利,生活氣息也越來越濃了。”
三大場景打造,提供優質生活體驗
從陳女士家去鼓樓廣場,連小區大門都不用出,刷門禁卡穿過地下車庫的專設通道,不到2分鐘就能進入商場。每個周六,陳女士一家三口的一天都是從鼓樓廣場的早餐開啟的,玩游樂場、上特長課、吃美食、看電影、逛超市,從早上一直泡到晚上。周日在家陪孩子復習功課時,打開手機動動手指,通過社區的“一米陽光”數字商務平臺就能下單想要的商品。
“我們通過品質生活、親子成長和社交中心三大場景打造,滿足消費者家庭生活消費和社交需求,為徐州北區市民提供優質生活體驗。”鼓樓廣場企劃總監楊彤告訴記者,商場現在擁有會員4萬多人,并且通過微信群、抖音等各種途徑為居民服務,光是“吃喝玩樂群”就建了4個。
新店新體驗,人氣爆棚的“網紅店”
俯瞰環城街道米蘭社區,日均客流近2萬人次的鼓樓廣場,兩側環繞著中山北路、風尚路2條商業街區、298家商鋪,田子坊、羅森便利店等都是人氣爆棚的“網紅店”。鼓樓廣場C座門前新開業的諾丁頓咖啡,已經是周邊50米內第四家咖啡店。
隨著夏天的到來,鼓樓廣場門前的“月光集市”也火了起來,各種特色小吃飄出誘人的香氣,旋轉木馬上晃動著人們的笑臉,節假日還設有“動物園”,孩子們最喜歡來這里喂喂羊駝、騎騎小矮馬。
“造商業”到“造生活”,消費場景與居民生活無縫銜接
從“造商業”到“造生活”,將消費場景與居民生活無縫銜接,成為環城街道和附近商家的共識。在羅森便利店,即使你不購物,也可以免費飲水或者借用微波爐熱飯;如果突遇降雨,還有雨傘無償使用,但一定要記得歸還。
社區是連接商家與居民消費者的橋梁。三八婦女節插花、七一建黨節聽梆子戲、中秋節烤月餅……米蘭社區通過與商家共建共享,用各種文化、社交活動提高顧客黏性,為社區商業帶來穩定的客流。
今年春節電影《熱辣滾燙》熱映,掀起了一股健身潮。米蘭社區與轄區一家搏擊館聯手,組織中青年女性舉辦了一場拳擊賽,賽后當即有人找到老板要辦健身卡,社區贏了人心,商家賺了人氣。
最近,米蘭社區黨委書記于國英又跟4家咖啡店商量,將每天產生的咖啡渣變廢為寶,送給轄區孩子們作畫或居民用來種花、除冰箱異味,打造“低碳社區”。
“我們不斷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業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活和服務需求,增強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國永表示,下一步,將配合鼓樓區正在構建的“大中心商圈”發展格局,統籌圍繞商圈環境升級,用數字化賦能社區商業,發展首店經濟、假日經濟,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快推進商貿流通提質提效,助力鼓樓鞏固淮海商貿第一區地位。
通訊員 吳云 周杰 徐鼓宣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