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漣水:防疫生產兩不誤 富民增收有保障

“這筆錢解了急、暖了心。”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江蘇從一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受到一定影響。就在公司總經理蔣亞芹愁眉不展時,212萬元政府獎補資金及時打入公司賬戶,讓公司現金流充盈起來。“有了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我們對后續經營更有信心,正全力籌備,爭取盡快上市。”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落細落實防控措施,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同時,推出助企紓困“20條”,通過強化財稅政策扶持、加強金融信貸支持、支持重點行業恢復發展、提升服務企業質效等創新舉措,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紅色代辦員”助力企業發展

“人沒去事照辦,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是項目進度一點沒減。”近日,在漣水縣“不見面審批+紅色代辦”審批服務模式助力下,麥特新材料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項目負責人王雪忠拿到“五證一書”后感激又欣喜。今年以來,漣水縣依托國家級“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縣、“紅色代辦”品牌優勢,主動承擔服務員、保供員、代辦員、客服員等角色,迅速采取項目代辦、走訪問需、集成獎補、物流暢通等舉措,靶向發力,多管齊下,有效幫助企業在疫情下逆勢突圍。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漣水縣各涉審部門“一把手”擔任紅色幫辦員,主動參與企業“大走訪、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及融資等方面的難題,增強企業發展動力。今年第一季度,全縣各涉審部門紅色幫辦員共走訪企業30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各種難題170余個,解答企業辦證辦稅、社保醫保、職工培訓等問題210余個。

“互聯網+”助力企業紓困

疫情發生,農特產品銷售首當其沖,漣水縣委統戰部、工商聯深入基層走訪調研了解到,楊口辦事處的陳建山養雞專業合作社就遇到了銷售難。該合作社的土雞蛋以銷往連云港、上海等地為主,但因交通管控,很多雞蛋滯銷在家,每天的飼養成本不斷增加。針對這一情況,漣水縣利用微信群,從各商會、新聯會等組織內部摸排需求,聯系對接會員企業拓寬農戶銷售渠道。

同時,漣水縣委網信辦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打破傳統招聘理念,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手工作坊信息征集,為有居家手工作業項目的企業和想“宅”在家、足不出戶就業增收的群眾搭建橋梁,制作發布用工信息。4月13日,漣水縣委網信辦聯合人社局等單位開展“全民勇抗‘疫’,直播助就業”網絡直播招聘會,網絡主播為企業招工代言,與求職者在線“面對面”,既避免人群聚集的風險,也讓用人單位不到現場就能“招人有路”,讓求職人員“宅”在家里就能“求職有門”,形成招聘、求職雙向選擇,及時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幫助求職者就業,確保企業平穩發展。此次網絡直播招聘會共有7家企業參與,提供3000余個就業崗位,滿足了企業和求職人員的需求。

科技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采摘、搬運、分級、入庫……記者來到成集鎮條河食用菌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村民們來來回回忙碌的身影。“當初選擇栽培食用菌是因為它周期短、見效快,且市場潛力巨大,還有省農科院專家的技術指導、科技人員駐村。”條河村黨總支書記陳正東介紹,條河村為了讓群眾口袋鼓起來,圍繞鄉村振興和生態富民,充分利用集中居住后土地連片的優勢,積極對外招引項目,鼓勵在外鄉賢回村興辦實體,發展起了食用菌、綠色果蔬等產業,帶動9個村增收100余萬元,300余戶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今年初,條河村又利用幫扶資金400余萬元,建設菌棒生產車間,形成了集打棒、種菌、生產、烘干為一體的香菇產業鏈。

為保證及時將產品運出供給市場,漣水縣建立了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快速通道,主動上門為企業大戶辦理物流車輛特殊通行證,在強化全鏈條封閉管理的同時,全力抓好農產品穩產保供。

據悉,漣水縣鼓勵各鎮街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緊扣產業強鎮目標,按照“產業化支撐、多要素配備、樣板化推進”的思路,科學種植,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漣水樣板建設,不斷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左達超)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