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常州:“我們不睡,這座城市就更安全一些”

你見過凌晨4點的城市嗎?點亮街頭第一盞燈的早點攤攤主,首班運行的地鐵與公交車司機,清掃街頭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見過。

而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許多人的生活、工作節(jié)奏又再次被打亂,為了守護這座城市,凌晨4點,依舊有他們在崗忙碌身影。隔離點的工作人員、高速道口的志愿者、24小時待命的社工、保障物流通暢的快遞員……為了早日從疫情手里贏回普通的生活,他們通宵達旦地努力著——“我們不睡,這座城就更安全一些。”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注定是更加忙碌的。聆聽夜幕中,他們與這座城市相守的故事,向所有勞動者致敬。愿疫情過后,所有美好都如約而至。

“總調(diào)度”羅近峰:

駐守隔離點,實時“在線”內(nèi)連外通

“馬上又有一波集中隔離人員即將到來,這個時間,正是人特別疲勞犯困的時候,遇到有情緒的人員,大家要好好安撫,并以最快的速度幫他們辦理入住。”4月28日凌晨4點,新北區(qū)某集中隔離點,又一批轉運人員即將到來,副點位長羅近峰再一次叮囑注意事項,聲音中透著疲憊。她的對講機里不時傳出同事的匯報,一旦有問題,會立刻進行各種協(xié)調(diào)。“凌晨接收轉運人員,已經(jīng)是我們這一個多月里的常態(tài)化工作了。”

羅近峰是新北區(qū)新橋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當前,新北區(qū)各集中隔離點采取各醫(yī)療機構“包干制”模式駐點管理。作為副點位長,這是羅近峰第三次入駐該點。“和前兩次不同,這次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羅近峰說,從3月13日凌晨至今,她已入駐40多天。

“總調(diào)度”不好當。羅峰說,“接轉頻次高、入住人員雜、人員需求多,是本輪疫情隔離點面臨的主要壓力。”羅近峰說,隔離點從嬰幼兒到高齡老人都有,甚至還包括一部分患病特殊人群,因此醫(yī)療處置要求特別多。她要做的,就是內(nèi)連外通。此前,有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因發(fā)燒不退需要進行轉診治療,從匯報區(qū)疫情防控指揮部進行轉診對接,到確定醫(yī)護跟車陪檢,以及后期進度跟蹤,她都必須實時“在線”跟蹤銜接。“我就一個手機,一天至少要充3次電。”羅近峰笑著說。



正常來說,隔離酒店班組實行月度輪崗制,但是由于本輪疫情外部核酸檢測壓力也非常大,換崗人員都需要隔離,為了應對人手緊缺,大家都沒有換崗。“誰都不是鐵人,所以我們通過輪班合理調(diào)節(jié),在24小時待命的狀態(tài)下,保證能有休息時間。”

這么多天里,讓羅近峰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70多歲的老母親。由于母親曾動過腦瘤手術,特別依賴女兒。駐點這么多天,只要有空,羅近峰就會給媽媽撥去視頻電話。“等結束戰(zhàn)斗完成隔離,我就回家做你愛吃的,好好陪你……”羅近峰在電話里向母親承諾道。

“守門員”吳漢江:

查驗高速口,確保“人車”不漏不掉

4月26日凌晨2時許,城市已進入夢鄉(xiāng),滬蓉高速薛家收費站卡口,冷風帶著細雨,叭嗒叭嗒地打在吳漢江的雨衣、帽檐上。

“您好,請出示您的二碼和電子通行證。”扯著已經(jīng)略顯嘶啞的嗓子,“全副武裝”的吳漢江指揮著剛下高速的汽車按序前行,問好、測溫、掃碼、引導,工作內(nèi)容簡單、重復,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吳漢江今年40歲,是新北區(qū)薛家鎮(zhèn)政法和社會綜合治理局副局長。從4月6日起,他就來到這個高速道口,與同事們一起牢守常州“北大門”。

夜已深,薛家道口查驗點依舊燈火通明。這個道口的來往車流量較大,其中不少為大貨車。吳漢江和同事們在車隊中穿梭,各負其責,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扎扎實實,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貨車很高,四周都是發(fā)動機轟鳴聲,志愿者們經(jīng)常需要隔著防護服,仰頭高聲和司機喊話,不少防疫人員的聲音已經(jīng)有些沙啞。吳漢江卻笑說,“雖然嗓子吃不消,但這些天下來,倒是治好了自己的頸椎病。”

指針指向凌晨4點,又是一個不眠夜,按照24小時“三班倒”,吳漢江要從凌晨一直持續(xù)工作到次日上午8點,為了保障在這一時間段有效工作,困了他就泡一包速溶咖啡提神。這一晚吳漢江和“戰(zhàn)友”們共完成車輛檢查268輛、人員檢查305人,勸返車輛56輛。



天微亮,到換班時間了,吳漢江安排完工作,還特意交代前來替班的同事,“適當做點運動,不然會跟我一樣,腿疼。”

“24小時網(wǎng)格員”趙義仁:

管好“格中事”,克服瞌睡保障核酸

“在常州生活了16年,是疫情帶我見識了不一樣的常州。”回想起凌晨三四點的常州,三井街道國賓社區(qū)的社工趙義仁感嘆道。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則是每到凌晨,總也貼不完的試管和叫不醒的“隊友”。

本輪疫情以來,趙義仁一直駐扎在社區(qū)開展各項防疫工作。他所在的國賓社區(qū)下轄4個小區(qū),有居民8000多人。而他負責的核酸檢測點位是九龍倉國賓一號小區(qū)24-34棟,共有居民4500人,是整個社區(qū)3個點位中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

每天走3萬多步是近期的日常。作為點位長,他每天凌晨4點就要去接醫(yī)生,領物資,然后回到點位分配工作。白天除了維持核酸檢測正常運行,還要關注自己網(wǎng)格里的居民信息跟蹤。“電話基本都不會斷,剛放下來又響了。”趙義仁說,尤其在全市靜態(tài)化管理的6天時間里,每晚忙完之后,還要和小伙伴們一起給核酸試管貼標簽,大家經(jīng)常貼著貼著就打瞌睡,貼完睡上一兩個小時,又要拉上同事去開始下一輪核酸檢測工作了。



趙義仁說,和他搭檔去接醫(yī)生的是一位“98年”的社工,每次凌晨3點多去叫他起床,都要叫上好多遍才能叫醒。“出門去領物資的路上,沒人也沒車,空曠的街道和平時的熱鬧反差特別大,現(xiàn)在想來還是很有感觸的。”

近日,防疫工作和復工復產(chǎn)都要顧及,剛從核酸點位上脫身不久的趙義仁又快速投入到了培訓機構恢復線下教學的前期檢查和準備中。

“接車員”宋大成:

每隔20分鐘一趟,保證快遞入常派送

收到信息,立馬跑出簡易帳篷,夜幕中,宋大成熟練地拿起登記單,準備好消殺工具,4月27日凌晨3點半,羅墅灣道口前,一輛中通快遞車緩緩駛來,這是這一夜宋大成接的第7輛車。

宋大成是中通快遞常州分公司市場部經(jīng)理。每天晚上在高速出口值班,每晚輪值6小時,平均20分鐘接一趟車,吃住都在公司,是這一個多月里宋大成的工作狀態(tài)。



“我從上個月疫情開始就沒回過家。”宋大成說,最難忘的是前幾日夜里,常州下暴雨,因為風大雨大,打傘不方便,所以每每接完一趟車,衣服就被雨水澆個濕透,只能換身衣服接著再去,一晚上忙下來,衣服換了好幾身。

近期,中通快遞常州分撥中心每日進出的快遞有80余萬件,較平時多了10萬件。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從車輛到達常州高速口開始,就要經(jīng)過接車登記、整車消殺、物流園區(qū)二次消殺、快遞單件消殺等一系列防疫環(huán)節(jié),因此工作量相較平時增加了很多。“以前我們是兩班制,下午都是休息的,現(xiàn)在24小時連軸轉,員工都吃住在公司,實行閉環(huán)管理,定期組織核酸,為的就是保證入常快遞的運輸和派件效率。”宋大成說。

常報記者:尹夢真 吳燕翎 侯正萍 徐蕾 文 張海韻 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xiàn)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