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機器換人、數據賦能、信息助企,江蘇常州做實產業數字化,開啟“數智”新時代

日前召開的江蘇省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建設網絡強省、數字江蘇、智慧江蘇,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

常州市始終堅持將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此前發布的《常州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為常州數字經濟發展描繪了全景圖,提出了眾多發展目標,其中引人注目的有: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在今年10%左右的基礎上,爭取到2025年要超過13%。為實現這些目標,常州市以“智改數轉”為主攻方向,加快相關重點提案辦理,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如今,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和產業化應用,常州涌現出一批產業數字化領跑企業,為常州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根基,讓常州數字經濟不斷釋放出蓬勃活力。

“機器換人”,自動化開啟“智”造新時代

一塊長12米、寬2.4米的集裝箱底板通過輸送平臺送到排列在兩邊的10臺機器人前,旁邊一名操作工人摁下按鈕,10臺機器人動作整齊劃一地找到各自的焊接點,接著,各焊接點閃出藍色火焰,一幅“火光四射”的勞動場景躍然眼前。2分30秒以后,完成了焊接的集裝箱底板又通過輸送平臺送向下一道工序……這是常州新華昌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廠里的一幕,同樣的一道工序,原來要用10名工人,現在只需1名工人摁摁操作按鈕,足可以省下9個人工。


常州新華昌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唯一一家標準集裝箱骨干生產企業,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升溫,集裝箱需求量越來越大,為滿足產量需求,2018年起,新華昌投資3.7億元,按照集裝箱行業最新工藝和裝備標準建設了智能化新工廠,形成年產20萬TEU的能力。新工廠引進50個焊接機器人、10個噴涂機器人,成為國內集裝箱行業內首家大批量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實現了智能化操作、聯網聯控自動化、環保綠色生產。依托強大的自動化生產線,新華昌在疫情期間成功逆勢發展,實現了近一倍的營收增長。


從常州市經開區橫林鎮一個規模僅有70MW的小廠起步,到如今的出貨量高達7.5GW的光伏行業巨頭,作為江蘇省首批示范智能車間企業,自動化流水線成了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做大做強的法寶。

數百臺工業機器人不停舞動,伴隨著機械的運轉聲,自動化流水線全程記錄,而在這面積約1萬平米的生產區內,只有少部分工人在電腦屏幕觸控操作,賽拉弗智能車間集成了設計、研發、物料運輸管理、生產調度、生產管理、現場管理、售后服務等眾多模塊。將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融入到光伏組件生產制造過程中,實現由"人腦分析判斷+機器生產制造"向"機器分析判斷+機器生產制造"轉變,在提高產能層級的同時,還可大大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每條生產線由原來80名員工減少至20名員工,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日均產量較智能化改造前提高了近3倍,同時減少了因人為失誤而造成的產品問題,產品的優質品率也有很大提升。在全套全套自動化生產線的相輔相成下,2021年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全年進出口銷售額達19億元。

“數據賦能”,智能管理提升產業能級


通過信息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當車間發生實時事件時,能對此及時做出反應、報告,并用當前的準確數據對它們進行指導和處理,這就是MES智能管理系統。如果說生產線是手,那么智能管理系統就是大腦。在御馬精密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智能示范車間,MES+ERP雙智能化系統24小時運行,實時處理訂單。員工使用PDA掃描槍錄入每個訂單的工序流轉卡,可以實時追蹤訂單生產、倉儲、物流的全過程,通過數字化智能平臺,可以實時查看訂單進程、物料使用等信息。擁抱數字經濟,放大鏈式效應。御馬精密引進了金蝶云財務管理系統、MES智能制造執行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實現了制造鏈、供應鏈、價值鏈“三合一”。在智能車間投產的1年內為,已經為御馬精密節約了800萬元人力成本,同時減少了500萬元的間接成本。


在中天鋼鐵集團數據中心,集團私有云監測平臺正時刻監測著各類數據運行。當預警信息彈出,信息化專職服務中心人員立刻響應,迅速排查解決故障。作為常州最大的工業企業和首批5G智慧園區,中鐵鋼鐵集團已經逐步打造了智能制造、產銷協同、三流合一的立體信息化大格局。去年8月,中天鋼鐵集團投入近2億元、歷時一年打造的全國首批5G試點示范數字工廠正式上線投用,這也是江蘇首個“5G+數字鋼廠”。據悉,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廠區內設有81個5G基站、120路5G高清視頻監控、2000個工業設備聯網監控點等,通過采取多樣化室內覆蓋解決方案,優化提升復雜作業環境下的數字化需求。依托5G+工業互聯網,實現了人員、生產、設備、物流、環能、安全等核心要素的實時監控、實時管理。借助VR眼鏡,可“行走”在1:1比例打造的3D全景實時生產現場,所有生產數據一目了然;爐前全自動快分系統取代20人實驗室,將一爐鋼水的檢驗時長從以前的5分鐘縮短至1分50秒;在廢鋼跨5G行車遠程操控系統支持下,每爐鋼平均縮短冶煉時長30秒,且進一步降低能耗。

“信息助企”,促數字與產業雙向奔赴

數字產業化是產業數字化的基礎,如何讓數字產業化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實現“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彼此賦能,是常州不少企業正在思考的重要命題。


成立于2013年的常州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努力給出答案。該公司創新開發出一套“裝備+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為每一位客戶的每一臺設備安裝物聯網系統。一方面為客戶提供數字化的售后服務,另一方面將客戶的生產數據作為信用評級的工具,服務企業客戶融資,從而實現了“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相互成就和彼此賦能。2021年,天正工業在常州武進地區幫助2000多臺設備完成信息化升級,為企業對接金融服務超2億元。當前,天正工業正從產品和服務兩方面布局,擴大信息化產品服務面,計劃服務企業300家以上,線下組織培訓50場以上,線上培訓人數將突破16萬人次。以企業信息化為契機,天正工業計劃幫助50家以上的企業制定產品標準并提供產品認證。

日前,車聯天下物流集團拿到了規劃部門確定的數字供應鏈研發運營中心項目建筑總平面圖,作為省重點項目,關鍵一環的“數聚常州大廈”正在做設計方案,預計下半年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圍繞數字供應鏈建設車聯網智能裝備研發中心、產業數據中心、類金融服務中心和網絡貨運平臺、運營數調平臺、智慧倉儲平臺“三中心、三平臺”,構建數字產業集聚經濟生態環境。數字供應鏈被譽為供應鏈的4.0版本,應用AI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5G通信等多項技術,推動供應鏈更高效流轉,服務商貿企業和制造業“智改數轉”。從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到供給、銷售、應收,車聯天下已搭建“全流程數字供應鏈”管理平臺,完成超100臺重型卡車的數字化改造,并為常州塑化產業搭建了5億元銷售的數字供應鏈平臺。今年,項目計劃為常州500家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供應鏈服務,實現不少于30億元的銷售收入。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