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國土綠化,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p>
我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10年來,累計造林種草11.73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百分點,達到23.04%;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凈增13.75億噸,達到92億噸。林草資源總體呈現數量持續增加、質量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的發展態勢,為維護生態安全、增添民生福祉、促進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砍樹人”變“看樹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天然林是我國森林資源的精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要研究把天然林保護工程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戰略部署。
福建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诖?,金溪河從村口流過,岸邊幾千畝天然闊葉林枝繁葉茂。去年5月,全國首批林業碳票在三明市簽發。常口村3197畝生態公益林折算成碳減排量1.2萬多噸,賣出14萬多元。
“不砍一棵樹,只要林子管好了,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收入。”常口聯村黨委書記張林順說,得益于護林帶來的好生態,當地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萬元。
一批批曾經的“砍樹人”變成了“看樹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天然林保護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19億多畝天然喬木林休養生息,實現全面保護天然林的歷史性轉折。
呵護生態,將天然林全部納入保護范圍。
2015年,西起大興安嶺、東到長白山脈、北至小興安嶺,綿延數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伐木聲戛然而止。伐木工人收起油鋸、封存斧鋸,重點國有林區停伐,多年來向森林過度索取的歷史結束。
我國全面保護天然林,天然林資源質量逐步提升,多個省份森林覆蓋率已達到或接近60%。生態功能顯著增強,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極大改善,為創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奠定良好基礎。森林碳匯能力大幅度提升,其中八成以上的貢獻來自天然林。
實施林長制,壓實主體責任。
陜西咸陽市旬邑縣職田鎮管轄著16個行政村,鎮級林長、鎮長楊昕每個月都要巡查一遍,看森林防火情況、看基層存在問題、看護林員履職情況?!翱h級林長考核我們,我們再考核村級林長。一層一層傳導下去的,不僅是壓力,更是責任?!睏铌空f,林長制推行以來,從林長到基層護林員,大家的責任意識都更強了,肩上多了一份責任,工作變了樣。
目前,31個省份基本建立林長制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林長,建立起省、市、縣、鄉、村各級林長體系,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提質增效,探索增綠增收共贏之路。
“端穩‘生態碗’,日子更好了,精氣神也更足了?!睆V西南寧市隆安縣屏山鄉上琴村脫貧戶李世才,是村里的生態護林員,每年有1萬元的管護補助,工作之余還發展八角種植和林下養牛,去年全家人均收入達1.1萬元。全國有110萬余名像李世才這樣的生態護林員,實現“一人護林、一戶脫貧”。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林草部門大力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助力2000多萬人脫貧增收。我國林業產業持續提質增效,去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8萬億元,產出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10萬多種產品,帶動3400多萬人就業。
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科學推動大規模國土綠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堅持科學綠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久久為功、善做善成,不斷擴大森林面積,不斷提高森林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科學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成為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義務植樹點,人們干勁十足地挖坑、種樹、填土、澆水,一排排新栽下的樟子松昂然挺立。“我們每年都來參加義務植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園變得更美麗?!睎|勝區紡織街道干部郝惠悅說。
造林綠化、撫育管理、認種認養、志愿服務……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擴展到八大類50多種。從1981年全民義務植樹啟動,到去年底,全國適齡公民累計175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781億株(含折算)。
多措并舉,實施林草質量精準提升工程。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海蒼翠連綿?!拔覀儼凑战匀辉炝值睦砟睿茖W配置樹種,白樺、蒙古櫟等落戶林場,逐漸形成針闊混交林?!比眽螜C械林場場長陳智卿說,現在林子里灌木、花草多了,野生動物多了,基本形成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
近年來,我國每年營造林面積在1億畝以上,同時實施林草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每年森林撫育面積達1.2億畝以上。森林結構逐步改善,林分質量不斷提高,森林固碳能力顯著增強。
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解決好“在哪種”“種什么”“怎么種”“怎么管”等問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審定國家級林草良種36個,去年首次發布我國主要草種目錄,28個省份發布了鄉土樹種目錄。河南充分利用山區困難地、石漠化土地、農村四旁隙地等,深挖用地潛力;北京新造林鄉土長壽樹種比例占85%以上。
“高質量”成為造林綠化關鍵詞。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過去注重擴大面積、增加綠量,現在把精準提升造林質量放到了更高的位置,擴面增綠與提質增效相互結合。”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表示。
從單項治理到系統治理,一體化保護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內蒙古烏梁素海湖面上,水光瀲滟,鳥聲盈耳。上游治沙、湖區治水、山區修復草原植被,這里成為260多種鳥兒的樂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提升。
輪牧禁牧,大力促進草原休養生息。
新疆伊寧市北山坡生態修復基地,青青草場上點綴著大片野花,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半荒漠化草場。近年來,當地輪牧禁牧、補播管護,水土狀況持續改善?!熬G草長勢旺盛,再過一兩年,又是一個優良草場。”生態修復施工負責人馮磊說。
草原是“地球皮膚”,也是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我國深入推進草原保護修復工作,實施退牧還草等工程項目,讓草原休養生息。近年來,國家級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在內蒙古、河北等11個省份開展?!笆濉蹦珖菰C合植被蓋度達到56.1%,草原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突出重點,深入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山西右玉縣四五道嶺生態景區,樟子松、小葉楊郁郁蔥蔥。“從黃沙漫漫到綠色蔥蘢,都是托了生態工程的福!”景區護林員段二毛說。在三北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支撐下,右玉縣造林面積連續10年年均增長3萬畝以上,入選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神州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力發揮重點生態工程在國土綠化和改善生態中的主體作用,截至去年底,實施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項目300多個,開展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40個,重點防護林工程營造林1.83億畝,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完成建設任務6075.2萬畝,退耕還林還草9939.2萬畝,構筑起一道道“綠色長城”,帶來巨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綜合施策,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
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構建,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陸域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初步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覆蓋全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區域,保護著絕大多數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神州大地正舒展美麗中國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