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機制全覆蓋 筑牢未成年人保護“基石”】
6月1日,南京市玄武區檢察院、法院、民政局、教育局等相關單位發布了涉及未成年人的多個典型案例。其中,12歲的言言(化名)偷偷使用外婆的身份證通過了游戲的身份認證系統,充值了5000元。玄武區未保中心社工在接到言言外婆的來訪后,積極協助完成關取證工作,并在司法機關的指導下,與游戲公司反復交涉,成功維權,既節約了司法資源,也降低了維權成本。
南京市玄武區民政局局長陳靜說,如果未成年人的家庭發現一些需要求助的事項的時候,可以到我們未保中心來。另外在學校里面還在試點放置了一部分小信箱,孩子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困難,或者認為受到別人上海,都可以寫成小紙片投到信箱里。另外每一個社區都有兒童社工,專業的社工為所有的孩子提供從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甚至是資金扶持等全方位的服務。
截至去年6月底,江蘇省13個設區市、95個縣(市、區)已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同時全省建成兒童“關愛之家”685個,占鄉鎮(街道)總數的55.4%。
【強制報告+入職查詢 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
近年來,未成年人遭侵害的案件時有發生。2020年,南京一名7歲兒童在托管機構被輔導老師猥褻,被告人劉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和職業禁止,托管機構賠償被害人5萬元。為推動涉及未成年的案件及時被發現、被偵破,江蘇充分發揮強制報告制度和入職查詢制度,全省各地已接收強制報告線索356條。南京市玄武區檢察院與民政、教育、醫療、街道等未成年人保護職能部門共建,已經實現區內59個社區、9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全覆蓋。
南京市玄武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王潔說,強制報告的內容就是,這些報告主體發現了未成年人被侵害或疑似被侵害,或者說處于危險的情形,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報告;如果不報告,按照未保法的規定要受到法律嚴懲,也就是經常說的“報告免責 不報告追責”。入職查詢制度它的全稱是,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入職查詢制度,主要是各個職能單位要去依法申請查詢,國家也是建立了一個信息庫。像玄武區去年,已經有9名人員是沒有被錄用。
【建立四大司法平臺 做好法律援助、公益訴訟、家教指導】
當天,南京秦淮區政法委、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門共同打造的四大司法平臺正式揭牌,它們分別是: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指揮中心、強制報告制度管理中心以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
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審判庭庭長朱教莉說,如果有學?;蛘呱鐓^發現,有一些孩子存在不良的傾向,或者有家長存在履職失當的情況的話,可以向平臺提出來要求。
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指揮中心將通過訴前磋商、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形式,攜手攻克涉及未成年人利益保護的痛點和難點。
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汪睿說,對于各家執法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聯合起來商量尋找法律上解決的途徑,推動一些比如說具體行業的立法,或者是執法規范的建立。
今年以來,江蘇公安機關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實施“護蕾之盾”行動計劃,目前,全省已有6.5萬名群防群治力量參與公安機關的護校聯盟,全省已建成智慧安防校園7300余所,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刑事發案連續10年保持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