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江蘇省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瞄準關鍵技術、搶抓機遇,實現逆勢增長,成為引領經濟回暖的突出亮點。
在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670瓦超高功率光伏組件正在加緊生產。當企業員工在供應鏈管理平臺輸入“暫時停工”的指令后,本應該在常州基地生產的50兆瓦光伏組件,通過系統自動分配給鹽城基地和宿遷基地。依托這個平臺,企業分布在全球的六大智能制造基地可實現產、銷協同運行,自動調配生產任務、優化物流線路,從而有效克服疫情影響,保障訂單的有序生產和交付。
天合光能全球組件制造負責人仝斌說:“進行一系列聯動,通知物料供應、車間全面作出調整。我們甚至有在高速上運貨的司機都能第一時間接收到信息,馬上下高速從一個基地轉移到另外一個基地,這樣確保我們不但訂單排過去了,我們的物料、原材料源源不斷地跟過去了。”
智能化、精細化、數據化的管理平臺,有效提升了企業的運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天合光能全球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超過100兆瓦,在國內互用和分布式光伏市場占有率超過25%。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唐正愷說:“一季度同比去年的話,有超過100%整體出貨量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
在危機中尋得轉機的還有江蘇的醫藥產業,重點企業運行穩定,創新企業逆勢上揚。今年以來,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先聲藥業防疫生產兩手抓,僅小容量注射劑車間平均每月的出貨量就達到600萬支左右,保障了企業心腦血管、抗腫瘤等重大疾病藥物的穩定供應。同時先聲在研的新冠相關藥品也已經取得國家藥監局臨床批件,正在推進各項臨床工作,有望盡快上市。
先聲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為功說:“盡管有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們還是克服了一些困難。我們一個一類新藥先必新的產值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到五月份企業整體的經營狀況與去年相比,有35%左右的增加。”
數據也印證著新動能的持續成長壯大。1-4月份,全省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同樣表現亮眼,4月份,充電樁設備、新能源汽車、鋰電子電池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0%、53.3%和66.9%,彰顯江蘇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