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徐州:又是一年好“豐”景,科技筑就“淮海大糧倉”

本報記者 王正喜

夏收時節,麥浪飄香。從徐州市農業農村局傳來消息,從5月底起,銅山區、賈汪區等高亢地區冬小麥率先開鐮收割,到6月10日,徐州全市529.9萬畝小麥機收收官,夏季糧食生產首戰告捷。徐州小麥單產不斷創出新高,睢寧縣現代農業(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高產攻關田冬小麥實測畝產778.9公斤,打破了徐州地區小麥最高單產紀錄,隨之又被徐州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的“徐麥44”畝產786.9公斤刷新。調查顯示,今年徐州小麥生產呈現出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實現了質量、效益“雙提升”。預計小麥單產443.9公斤,同比增長7.3公斤;總產23.52億公斤,同比增長0.4億公斤,實現了夏季糧食生產大豐收。

科技支撐

糧食增產技術推廣普及

良種是農業的核心“芯片”。此次刷新徐州地區小麥最高畝產紀錄的“徐麥44”由市農科院選育,5月份剛剛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抗逆性強、穗層整齊、抗干熱風、熟相佳等優良特性。科技支撐下,徐州糧食品質也明顯提高,全市優質中強筋麥比例達85%以上,面包等專用麥比例達到11.5%,形態品質、營養品質、加工品質、口感風味顯著提升。


徐州素有“淮海糧倉”之美譽,糧食面積、產量穩居江蘇省第二位,是全國21個年產過百億斤城市之一。為了提升糧食綜合產能,立足徐州實際,徐州建立農業科技首席專家顧問制度,從全國農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邀請37位知名專家學者,聘任為徐州市農業首席專家顧問,為徐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主動與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及其科研團隊溝通對接、開展深度交流合作,積極打造產學研合作的載體,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今年以來,徐州持續聯合省、市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通過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開展新技術培訓與宣傳推廣,全面實施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不斷完善“產學研推用”協同機制,辦好農技推廣骨干人員、管理人員、示范培訓班,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增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使用農技耘APP信息化手段開展服務,打通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徐州市農業農村局發布2020—2021年全市糧食主推技術10項,新建3家江蘇現代農業(稻麥)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示范基地,主要糧食作物主推品種及技術到位率和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均達到100%。大力推行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小麥、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99%、96%,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成為19個整建制達標設區市之一。

農田高標準

豐收更有信心和底氣

“有了高標準農田,旱澇不怕、種地不虧,我們心里有底了。”看著眼前長勢良好的綠色稻田,沛縣胡寨鎮吳雙樓村種糧大戶孟慶勇信心滿滿:“麥收后接著種上水稻,還是訂單生產,等到秋天肯定又是個大豐收。”

高標準農田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徐州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質與量齊升、名與實雙贏,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徐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浩告訴記者,全市高標準農田上圖入庫面積已達620.57萬畝,建成5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30個,新沂市率先開展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省級試點。集成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深入開展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創建行動,建足建好綠色糧食高質高效高產創建示范片70個,面積50萬畝,示范帶動糧食大面積平衡增產。

今年徐州持續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全市12個小麥創建示范片平均單產585.5公斤,示范帶動了全市小麥大面積平衡增產。大力推廣地力培肥技術,常年使用有機肥面積500萬畝以上,秸稈還田850萬畝次,每年深耕深松40萬畝。持續深化推進耕地輪作試點示范,開展麥豆、麥薯、麥花生等輪作試點,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等級。種植綠肥和禾豆輪作15萬畝,全市耕地平均地力等級達到4.2左右,平均每年提高近0.1個等級。

(編輯 張愛紅)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