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增加值十年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臺階,年均增長6.8%;制造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占比全國最高;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第一……6月20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專場,介紹十年來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情況。
搶抓實體經濟促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局。用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2%的工業增加值,制造業大省江蘇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江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推進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十年來,江蘇始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本,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制造業領先優勢進一步彰顯。江蘇“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十年答卷喜人,“制造+網絡”雙輪驅動高質量發展。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江蘇省制造業規模全國最大,產業數字化需求巨大、空間巨大、潛力巨大,這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最大優勢所在,也是發展實體經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先進制造業集群走前列,“智改數轉”持續發力。集群化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制造強省的必由之路。截至2021年全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70%左右,比2012年增加10個百分點以上。近年來,江蘇堅持把“智改數轉”作為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的加速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數字經濟跑出“加速度”。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產業數字化是江蘇數字經濟的主航道,江蘇深厚的制造業基礎更是數字化最好的應用土壤。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培育多層次、遞進式的數字產業企業梯隊,形成大中小企業相互協同、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數字經濟是“十四五”階段政策重點發力的方向。江蘇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壓艙石”,把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擦亮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蘇”字招牌。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為創新發展帶來新機遇。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展望未來,踔厲奮發,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蘇”寫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新篇章.(沈捷)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