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芯片強則產業強,芯片興則經濟興。過去的“大物件”,如今越來越精致小巧,甚至集合在一塊指甲蓋大的芯片當中,“智”造引領美好生活變革。在國際科技競爭進入白熱化的今天,一塊芯片,成了發展比拼、實力角逐的重要“籌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一攬子政策舉措加持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不同領域創新人才,我國創新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十年磨一劍,創新開新篇。“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神舟飛船接力沖天,200多項技術成果有力支撐“科技冬奧”……
各領域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其中既有“從0到1”的偉大創舉,也有“百尺竿頭”的更進一步。茫茫星空,北斗熠熠;廣袤神州,高鐵飛馳;碧波蕩漾,蛟龍入海。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處處閃耀著“中國創新”“中國智造”。創新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的靚麗名片。數據顯示,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是撬動發展的關鍵支點。有時候,創新帶來的跨越、變化就在于分秒之間??萍紕撔掠软殸幏謯Z秒。更深層次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期間,對芯片產業看得細、聊得深,囑托“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踔厲奮發、奮起直追,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p>
殷殷囑托,激發無限創新動能。我們在看到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應認識到“中國芯”領域存在的短板,互聯網產業被“卡脖子”的情況不時出現,我國芯片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亟待盡快破題。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歷史關口,必須把創新擺在攸關長遠未來的關鍵位置來抓,把高端制造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來推動,實現以創新促進轉型、以創新推動升級。
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厚植創新競爭優勢。科技創新猶如攀登“科研高峰”,只有向高處爬、向頂峰登,占領更多的“無人區”,才能擁有更大的主動,贏得更大的競爭。有人把芯片比作創新的“王冠之鉆”,形象又貼切,意味深長。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每一家科技企業、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圍繞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扎扎實實推進科技創新,同心協力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向上攀登、貢獻力量。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萍紕撔?,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人才是根本“硬實力”。放眼望去,規模與質量不斷提升的人才隊伍,市場主體不斷增強的研發能力,是我們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厚植底板、贏得未來的關鍵底氣。各地當栽好興業“梧桐樹”、吸引人才“金鳳凰”,錘煉政策優勢、環境優勢、人才優勢,強練創新“內功”,不斷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在創新的征途上跑出新風采。(古風)
(編輯 蔣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