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趙潔)昨日,筆者從連云港市科技局獲悉,2022年,連云港市企業捧回29個行業創新獎,其中5個行業一等獎、11個行業二等獎、12個行業三等獎,還有1個入圍獎。連云港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與區域創新處處長周夢玲介紹,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連云港市企業創新不放松,原始創新不歇腳,處處展現了攀高爭先的場景,為全市經濟發展寫下生動注腳: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新動能持續成長,引領作用凸顯。
▲新藥生產
高質量發展,依靠激發內在活力的創新創造?!皣襂類新藥安羅替尼研發技術創新和臨床突破性應用”是第十七屆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為解決我國多種晚期惡性腫瘤臨床藥物短缺的問題,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等科技專項的支持下,正大天晴聯合國內科研院所和臨床機構,歷經10余年,共同研發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安羅替尼。2018年5月,安羅替尼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優先審評程序獲批上市,成為當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唯一國產抗癌新藥。在最新發布的2022CSCO指南中,安羅替尼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食管鱗癌及腎癌等6大治療領域,獲得了指南的權威推薦。安羅替尼獲批上市以來,已治療患者近百萬人,創國產創新藥應用新記錄。正大天晴研發負責人張喜全表示,一支精干的人才隊伍開辟了企業創新的廣闊空間,更增強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讓人們對連云港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充滿期待。
▲技術人員在進行新藥研發實驗
高水平自立自強,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走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裝備研制現場,10余米見方的巨大“工位”上,兩條壯碩的焊接臂矗立眼前,這就是由七一六所研發生產的“杰瑞大型造船多分段全自主焊接雙臂機器人”。2020年,由該所牽頭承擔的國家“863”攻關項目———“大型造船多分段全自主焊接雙臂機器人的關鍵技術與裝備”課題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并獲得“優秀”驗收結論。該項目攻克了焊接任務的離線自動規劃技術、實時現場三維重構與精準標定方法、冗余運動系統的穩定運動精度控制技術、焊縫跟蹤和狀態檢測技術等關鍵技術,為船舶制造的焊接機器人提供了靈活的“軀體”、精準的“眼睛”、嚴謹的“思維”,形成了雙臂機器人本體、場景識別裝置、焊縫跟蹤裝置等一系列國產機器人成套裝備。
▲杰瑞大型造船多分段全自主焊接雙臂機器人在作業
該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了16毫米厚度長梁結構鈦合金不開坡口單面焊雙面一次成型的激光自熔焊接工藝,復合焊接效率提升50%以上、焊接變形量減少40%以上,總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成果研發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大型造船多分段全自動焊接雙臂機器人自主關鍵技術。2022年,該項目獲得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一等獎。
創新覆蓋面廣,優勢產業集群特色明顯。2022年,連云港市企業獲得的行業大獎覆蓋醫藥、造船、核電、電力、電子、石油化工等多產業領域。其中既有國有企業,也不乏民營企業。這表明連云港市企業創新覆蓋面廣,優勢產業明顯。連云港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李傳志介紹,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瓶頸,當前,連云港市正積極鼓勵企業強化應用導向的創新,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創新主體鉚足干勁的同時,連云港市也進一步落實落細創新政策,創新環境不斷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加澎湃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