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健康產業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這一片產業“新藍海”蘊藏巨大潛力。記者近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鹽城市正圍繞加快完善大健康產業鏈,研究制定《鹽城市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強化規劃引領,搭建服務平臺,加強政策扶持,積極推進大健康產業“藥、醫、養、食、游”融合發展。
醫藥融合 開拓市場新前景
在江蘇菌鑰生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自動中藥發酵工廠內,工人們正對各類中藥材進行發酵菌種嚴選,在現代化、自動化的工業流程下,通過酶解發酵等多個流程,在全生產線的另一端加工生成特殊膳食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產品。
疫情三年,該企業雖然受到影響,但營業收入仍實現“三連增”:2020年營業收入7600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1.12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2.15億元。“大健康產業是一片新藍海,我們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中醫藥大學達成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力爭成為中藥發酵科研企業的引領者。”該公司總經理潘迎春多年深耕大健康產業,認為該產業近年來迎來了更好的機遇,“只要是真正造福于民的好產品,就一定會得到市場的青睞。”同時,市委、市政府在鼓勵扶持企業發展上,出臺了多個利好政策,特別是“市56條”的出臺,對企業在科技研發、人才引進以及審批流程等多方面,都給予極大的支持。
16日下午,在江蘇正大豐海制藥有限公司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車間內,穿戴整齊的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機器,一條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正全力運轉,多個產品有序下線。
“車間采用先進關鍵技術與裝備,在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開拓中,瞄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領域,公司共有4個特醫級產品。近年來,公司堅持‘藥品+特醫’雙輪驅動戰略不動搖,堅持打造特醫食品領航者的定位不動搖,2022年實現特醫銷售超700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夏文余介紹,“醫藥健康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性產業。早在2015年,我們便敏銳地注意到,中國大健康產業正是一片尚待開發的廣闊藍海。”如今,該公司建立了特醫食品研究所,現有的23名研發人員中,碩士占比超70%,擁有特醫標準化廠房,設備設施、儀器完全滿足特醫食品研發和生產需要。
把脈企業 助力產業尋先機
健全大健康產業培育體系,鹽城市相關部門將產業鏈培育與“企業大走訪”活動相結合,了解企業訴求,破解發展難題,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企業是東臺規模最大的藥品生產企業,從鹽城整體醫藥產業布局來看,特別需要政府對我們的指導和扶持。”江蘇神龍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明介紹,“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多次深入生產車間,認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藥品特色、科技研發等情況,并詳細詢問我們在新品上市、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困難和訴求,企業發展信心得到提振。”
去年年初,該企業小容量注射劑車間進行停產改造,面臨GMP符合性檢查,鹽城市市場監管局立即成立服務專班,聯合省藥品監管局鹽城檢查分局和東臺市市場監管局進行現場檢查指導并提出針對性整改意見,幫助該公司順利通過GMP符合性檢查。
“市委、市政府對大健康產業非常重視,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江蘇普信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介紹,普信制藥位于江蘇省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申請發明專利35項。他說,“多年來我們堅持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普信制藥的發展與鹽城培育大健康產業高度契合,我們將深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鹽城大健康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大健康產業在全市各地正蓬勃興起,園區是強有力的載體。2月17日,濱海醫藥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重點發展醫藥和大健康產業,聚力建設醫藥、醫美、醫養、醫療器械等產業基地,計劃打造一個高質量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70家以上的醫藥企業落地生根、成長壯大,醫藥產業產值超百億元,加快建成東部沿海新興的成品藥制造基地,助力全市大健康產業開拓新格局。
多點發力 構建融合新格局
當前,康養產業作為朝陽產業,面臨雙重發展機遇。市發改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鹽城市應搶抓機遇、順勢而上,強化資源優勢,推進產業融合,培育多元康養業態,加強全域康養產業建設,構建‘全域康養、全民健康’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鹽都把康養產業作為主打產業發展,圍繞“醫、養、智、游、健”等要素,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已投入運營的總投資7億元、總床位618張的鹽城康年頤養院是“康養+服務業”的一個典型,已成為越來越多銀發群體的熱門選擇。
“我們配備了先進的醫療康復設備,擁有強大的專業醫療、護理、康復團隊。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老人有需求隨叫隨到。此外,我們配備了專業的針灸師,給老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推拿、針灸、康復等幫助,受到老人的歡迎。”鹽都區康年頤養院負責人袁治說,作為市、區兩級人民政府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康年頤養院采用公建民營模式,目前院內已入住359位老人,擁有22名醫護人員和98名護理員組成的服務團隊,逐步形成“醫、養、護、康”四位一體的康養新模式,獲評江蘇省首批五級養老機構。
在黃海森林公園,以生態康養為主題的文旅項目,受到長三角游客的熱捧。“這里森林覆蓋率超90%,今天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5521個,比城市里高出10倍。”2月17日,上海游客卞女士告訴記者,周末來黃海森林公園,是放松身心、給身體增加“負離子”的最佳選擇,這里有自然情趣的森林景觀,令人流連忘返。前不久,黃海森林公園獲評“上海市民喜愛的十大旅游景區”。
突出生態主題,利用世遺效應,塑造生態康養品牌。據了解,鹽城市正積極推進康養度假區、特色康養村、康養旅居點、醫養結合點等以生態康養為主題的文旅項目建設,開發濕地風光游覽、紅色文化研學、鄉村田園體驗、休閑度假療養等為重點的精品康養旅游線路,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態康養旅游品牌,打造全國康養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健康療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