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日從商務部獲悉:今年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76.9億元,同比增長14.5%。從行業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0.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2.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74.5%,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59.6%。從區域分布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13.4%、25.9%、21.6%。(2月21日人民日報)
春回大地,中國經濟加快復蘇,社會活力持續釋放,各地展現出搶先機、促生產、開新局的良好態勢。開年首月實際使用外資“開門紅”,充分說明我國經濟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高質量發展基礎牢固,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意愿高漲。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始終是全球資本投資興業的理想熱土,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更多能量。
活力中國,贏得外資信服。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中國科學決策、沉著應對,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3年來經濟保持年均增長約4.5%,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久前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預測值0.8個百分點。加快項目簽約和建設、持續追加在華投資、布局研發中心和制造基地……隨著我國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國際經貿交流合作渠道不斷暢通,外商來華投資更加便利,外資企業持續看好充滿活力的中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光明前景,布局中國市場的節奏明顯提速,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開放中國,獲取外資信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和保護主義上升等多重壓力,中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攜手合作伙伴共享高質量發展機遇,中國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穩步推動金融市場準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連續舉辦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盛會,一筆筆真金白銀的外國投資,追求的是良好穩定的利潤收益;一家家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看中的是中國未來的增長前景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創新中國,增強外資信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我國經濟發展潛力持續激發,市場活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引力場”效應越發凸顯,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大項目帶動作用增強。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十一位,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8.3%。前不久,商務部、科技部等21個部門提出4方面16條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外資研發中心的支持力度,創新動能澎湃、結構優化升級,帶來更多共享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潛力充滿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持續擴大市場準入、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有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中國經濟“春來早”;積極與各國深化務實合作、開拓互利共贏新局面,中國始終致力于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發展“春色滿園”,為全球化注入源源不斷正能量。(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