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職工技術協會組織的中國專利年度獎評審等級名單揭曉,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江海電容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線技術研發員豐駿主要發明的“一種中高壓鋁電解電容器用工作電解液及其制備方法”獲評發明專利一等獎。
南通市通州區不斷完善機制、破解難題,鼓勵群眾首創工作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在全省率先出臺“職工說了算”產改評價機制,為職工提供了“首創”的舞臺。“2022年通州企業職工提出‘小發明’‘小革新’‘小建議’等2萬多條,取得經濟效益超9000萬元。”通州區總工會主席葛紅俊介紹。
培訓,讓職工有能力“首創”
2022年12月13日,通州工匠學院揭牌。作為南通首家面向高素質產業工人的專業學校,學院選聘20位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黨員勞模作為特聘講師,開展技能培訓、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持續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水平升級擴容。
敢為人先的底氣首先來自于自身素質的提高。通州出臺了《關于做好全區高技能人才培養獎補工作的意見》,按照“誰出資培訓,誰享受補貼”的原則,鼓勵企業和各類培訓機構積極參與高技能人才培養。在全區企業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訓”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實施產業工人學歷提升“圓夢行動”,目前已為114名完成學歷提升的職工發放一次性獎勵61.2萬元。
不少企業紛紛開展員工學歷提升、技能培訓、名師帶徒、技能大練兵等活動。通州建總集團有限公司以通州建筑中等專業學校為基地,源源不斷地為公司培訓、輸送一線建筑技能人才,公司軌道交通項目部成立了軌道交通學社,以此為陣地培養軌道建設專業人才。學有所成,成有創新,近年來,公司職工榮獲國家級工法10個,省級工法70個,獲國家級科技示范工程3項、省級科技示范工程56項、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專利30多項。
上海展華電子(南通)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用于5G、數字電視、電動汽車、智能穿戴等產業。公司工會主席戴建介紹,去年收到基層工程師及員工提出的發明建議1486條。“我們每個車間每月都會舉行品質會,通過評點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
通州還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開展各類培訓,幫助學員靈活掌握培訓時間,做到企業職工生產培訓“兩不誤”。去年,通州共組織就業技能培訓12719人次,發放補貼1070.13萬元,培育各類技術骨干和產業強區技術工人2500余名。
制度,讓職工有底氣“首創”
2月13日,南通通達矽鋼沖壓科技有限公司舉辦優秀微改革分享會,三車壓裝間班組的張錦杰被評為“五星改善能手”受到嘉獎。去年11月底,張錦杰提議在傳動帶終點處安裝一個自制托盤,防止產品掉落、產生不良品。“雖然是小小的改變,但每月可為公司減少經濟損失約4.4萬元。”通達矽鋼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岳說。
通達矽鋼對一線員工的“首創精神”論功行賞,表現優秀者可以獲得優先外訓和晉升的機會。“公司建立了職工五級晉升通道,目前公司擁有沖壓高級工98人,一線員工年度薪酬增長率平均保持在7%左右。”王岳介紹,公司還為員工提供微改革分享平臺,將好改革收集成冊,增強員工企業榮譽感。
通州不斷完善優化激勵平臺,架設職工發展的上升通道,讓人人有機會打造精彩人生,以“無形之手”推動職工創造力的釋放。在江蘇率先出臺《優秀產業工人培養獎勵辦法》,從職稱晉升、技能培訓、發明創造、名師帶徒等6個方面進行獎勵。2019年以來,累計兌現獎勵資金240多萬元。
首創精神是企業進步的火種,通州鼓勵企業全面推廣職工技術創新與薪酬掛鉤制度,進一步優化“練兵、比武、晉級”一體化職工職業技能晉級通道,讓蘊藏在廣大職工群眾中的創造智慧全面釋放。全區有4名工人先后獲評“全省優秀農民工”“江蘇工匠”,一人榮獲省百萬技能人才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專業技能競賽一等獎。
除了通達矽鋼外,通州的企業以各種形式對職工“首創力”進行激勵。四方科技為一線職工專設“董事長”獎,引導職工在細分領域實現研發突破。南通鴻圖科技鼓勵職工申請并發表技術成果,并根據成果給予獎勵。年度專利申請量15件以上,新授權專利11件。
雄邦壓鑄(南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模具設計、制造、鋁合金壓鑄、精密加工等工藝于一體的綜合企業,公司總經理易曼麗說:“我們的員工只要因為創新損壞設備的,一律不用賠償。”去年,一名技術人員在優化機加程序路徑時發生事故,導致主軸損壞。整個設備價值近500萬元,主軸超30萬元。這筆維修費用由企業全部承擔。
活動,讓職工有機會“首創”
1月29日,南通海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干事錢天云提出:西站大道高架通車后,新增的高架路燈給廠區夜間照明帶來變化,建議酌情減少路燈。這個小建議可為企業每月節省電費1.6萬元。據悉,去年通州區共征集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五小”典型案例1800多個。
綿綿用力,首創精神才能持續不斷。通州突出源頭參與,以群眾性創新活動和競賽為載體,激勵職工不斷創新。通州“五小”活動已開展20多年,基礎地位日漸突出。去年,通州區總工會牽頭12個區級部門聯合開展了以“勇當主力軍、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五大系列勞動競賽,參賽單位118家,覆蓋一線職工3萬多人。全區第十一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設置區級技能競賽項目20項,培育各類技術骨干和產業強區技術工人2500余名。一人榮獲省百萬技能人才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專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兩人榮獲第六屆江蘇狀元大賽職工組二等獎。
從普通工人成長為行業精英,創新路上,榜樣力量猶如明燈。從2018年開始,通州啟動勞模創新工作室、黨員先鋒崗“雙創”行動。在團隊的示范引領作用之下,通州先后催生一線職工發明專利300多項,晉升高級技師100余人次。四方科技集團的黃鑫穎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由19名技術能手、業務骨干、工匠標兵組成,團隊成員合力攻關,近年來,參與并完成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專項子課題、省國際合作計劃等重大項目。
通州區總工會主席葛紅俊表示,今年通州還將聚焦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重大項目,深入開展“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競賽,組織全區十大行業職工職業技能比武,促進勞動競賽從“速度型”“體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轉變,讓職工的“首創力”成為建設“活力迸發”通州的動力之源。(童軒)
來源:通州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