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蘇州工業園區將迎來開發建設30周年,在這個關鍵節點,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日前率團赴新加坡訪問,進一步密切了中新雙方合作,也更加提振了各界深化與新加坡務實合作的信心。
1995年,新加坡凱德集團以旗下“騰飛新蘇坊”產業園進入蘇州工業園區,打下了園區開發建設的第一根樁。正如同其名字一般,“騰飛”跟隨園區同步發展。
2008年,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他們在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設立騰飛蘇州創新園,為“引進來”和“走出去”搭建起橋梁。園內企業帕諾米克生物醫藥科技公司,專注于代謝組學前沿技術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在騰飛的牽線搭橋下,他們在2022年還將實驗室建到了新加坡。
蘇州帕諾米克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CEO兼總裁任建洪表示,蘇州工業園區跟新加坡的合作是非常緊密的,正是因為這個合作基礎,他們才選擇第一站在新加坡設立子公司。在未來,實驗室、子公司的規模會不斷壯大,成為覆蓋整個亞太地區的服務和臨床產品落地的重要分支機構。
同樣將發展觸角向新加坡延伸的華興源創,是科創板“001”號上市企業。2019年,企業從蘇州“走出去”,在新加坡設立了子公司,2022年實現超10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
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源表示,華興源創在海外的整個布局,在東南亞的新興市場,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也歡迎新加坡企業來到蘇州工業園區,一同進行戰略合作和推廣,為未來的下一個十年,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蘇州工業園區在中新合作中擔當著開拓者的角色,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化合作等方式,園區的成功模式和經驗在中國多地開枝散葉,江蘇宿遷、南通、新疆霍爾果斯、安徽滁州、浙江嘉興等地,都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共建園區。
立足中國國情和園區實際,29年來,園區自主地、有選擇地借鑒新加坡經驗,在城市規劃、產業發展、開放創新、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引入國際化理念,雙方圍繞跨境投資、科技創新、服務業發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此次蘇州代表團訪新,對下一階段創新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指明了方向。
蘇州工業園區借鑒新加坡經驗辦公室主任周育才表示,要進一步地深化雙向開放,建設好“國際化走廊”,推動兩地企業進一步地開展雙向投資合作。在中新之間,像生物醫藥這樣的新興產業領域,要進一步推動聯合創新,推動產業合作。同時,也要把中新合作過程中形成的經驗,進一步地總結凝練,在更廣的范圍進行推廣復制,為區域合作、區域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看蘇州時政專稿 記者:宋穎佳、馮威、胡家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