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看長江大保護“揚州樣本”:江豚逐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月1日,我國第一部流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兩周年。兩年間,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始終擺在壓倒性位置。揚州,地處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的交匯點,是中國大運河原點城市,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城市。在這兩年間,揚州如何守護一江碧水,交出了怎樣的長江保護生態答卷?記者赴揚州長江沿岸進行了探訪。

揚州打造一批標志性、示范性長江大保護亮點工程

“揚州超前布局,在全國首倡并依托輸水廊道規劃建設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態大走廊,系統推進生態修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繪就了一幅長江經濟帶揚州段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市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揚州緊緊圍繞長江大保護和江淮生態大走廊兩大生態建設工程,堅持系統化思維,高水平打造生態景觀體系。

例如,充分發揮揚州江河湖交匯、水形態齊全、生態體系良好的優勢,精心打造了一批標志性、示范性長江大保護亮點工程。江都水利樞紐、京杭大運河三灣整治工程等8個項目納入省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百項特色示范工程,3個項目納入全省20個沿江特色示范段工程,成為揚州市在全省沿江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亮點。

近兩年,長江揚州段的水質得到了有效提升:2022年,長江揚州段干流水質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達100%,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

十二圩段:岸線清理整治,還長江一個清水綠岸

傍晚時分,落日余暉灑在位于儀征十二圩的長江岸邊上。江面上往來的船只,與被夕陽染紅的江水相映成趣,美得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能呈現如此美景,這和當地積極開展岸線清理整治工作密不可分。“長江十二圩段(原十二圩船廠—大寨河)全長約12公里,兩年來,儀征全力推進十二圩段岸線主江堤背水側堤腳外1公里范圍和整個臨水側的清理整治,原先散布著的不少低效小船廠全部清理退出,關停取締21項,騰退3300米的岸線,全部進行復綠。”儀征市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儀征全面排查了轄區13家船舶修造企業,制定 “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對環境違法問題堅決予以查處。

如今,長江岸線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逐漸成為“堤固、岸綠、景美”的濱江風光帶。

三江營:三江交匯綠色屏障

走進三江營省級濕地公園,可以遠眺江豚逐浪,近觀草木蔥蘢,感受到一幅壯闊長江的美好圖景。

2月26日下午1時多,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助理馬建軍和志愿者在對長江揚州段三江營水域常態化觀測時,發現一頭江豚映入鏡頭,不停吐出水柱。“如果一片水域適合江豚棲息,它們活動的范圍就比較穩定。”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名譽會長陳宜林說,通常一個江豚小種群的活動范圍在一二十里的水域內。

以上場景,正是揚州三江營生態逐漸轉好的生動一瞥。“三江營位于長江、夾江和太平江的交匯處,江面寬闊,水流湍急,不僅是淮河入江核心區,更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廣陵區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一系列整治提升,三江營區域所有污染源徹底清除,水源地水質指標不斷提升,真正實現“水清、岸綠”,先后被納入江蘇省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百項特色示范工程、江蘇省20個沿江特色示范段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水質好壞,關鍵看源頭。

作為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城市,揚州2013年10月正式通水,此后源源不斷輸送著一江清水北上。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源頭自長江揚州段三江營取水口開始,沿夾江、芒稻河直至江都引江水利樞紐,涵蓋夾江以北、芒稻河以東20多平方公里范圍。”江都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他們積極立足源頭治污、立足生態恢復,從而有效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源頭水質。

瓜洲古渡:講好新時代“長江文化”故事

不僅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同時也講好新時代“長江文化”故事,地處邗江區的瓜洲古渡公園,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

“瓜洲古渡公園,被評為江蘇省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百項特色示范工程之一。瓜洲古渡歷經滄桑,文化底蘊深厚。今天的瓜洲古渡公園展示了古時勝景,讓人一窺它往日的風采。”邗江區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瓜洲古渡公園既是重要的水利樞紐工程,又是風光秀美的水系公園。該公園三面臨水,亭臺樓榭參差有致,歷史遺跡分布其間。規劃復建的瓜洲古渡遺址坐落在古渡公園內,還原了瓜洲古渡歷史繁華風貌。

揚州港:“綠色”成為港口發展鮮亮底色

長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揚州港口碼頭,是落實“長江大保護”的前沿陣地,也是綠色護航的支點。

“嗚——”隨著一聲悠長的鳴笛聲,一艘國內運輸風電塔筒的船舶緩緩駛入六圩港區的碼頭。船舶一經停下,碼頭工人迅速將船上的電纜接到碼頭岸電系統的接電箱上,為船舶作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實現靠港船舶“零油耗、零排放、零污染”。

以往船舶停靠港口作業期間,船上的輔助柴油發電機要24小時不間斷工作,產生的水體、空氣、噪聲及固體廢棄物污染成為港口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今,依靠這種方式,碼頭岸電系統替代船上的輔助柴油發電機,碼頭已經告別了滾滾的濃煙和柴油味。

據介紹,在加快向“綠色低碳港”轉型道路上,揚州港不斷加速發展方式轉變,守護長江揚州段的碧水藍天。

“揚州港積極追求綠色發展,是經開區走好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精彩縮影。”市經開區長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經開區圍繞“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產出貢獻高”的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通訊員 發改 記者 丁蕾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