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玉樹:立足生態環境最大優勢 樹牢“生態大州”形象

心有牽掛,情意綿綿。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三江源生態文明建設,先后8次在不同場合對玉樹作出批示指示,明確提出了“七個更加”“兩個越來越好”“健康現代幸福生活”重大要求和殷殷囑托,并遠程視頻連線了解玉樹的生態保護情況,為玉樹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提供了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樹州堅決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要求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心懷“國之大者”,以“生態立州 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層層壓實生態保護政治責任,不斷完善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扎實推進生態修復治理,積極推動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大力培育全民生態文明理念,立足生態環境最大優勢樹牢“生態大州”形象,既體現“生態優先”發展理念,又豐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玉樹實踐。

學思想強擔當

生態文明建設基礎牢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為三江源頭的玉樹,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玉樹州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統攬作用,實行第一議題制度,州委常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州政府黨組會和常務會把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批示指示作為主要學習內容,把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作為研究的主要方面,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及干部全面系統學習領會,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州上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為扎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來青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近年來,玉樹先后制定出臺《玉樹州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若干措施》《玉樹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玉樹州“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同時制定《玉樹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將全域無垃圾和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列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考核重要內容,層層簽訂環境保護目標、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考核目標責任書,形成了黨委統攬、政府領導、業務部門監督管理、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相互協調配合的管理體制。

建機制強措施

切實履行國家公園建設主體責任

23萬農牧民享受到草原獎補和燃料補助等政策,3.1萬名牧民“放下牧鞭、挎起相機、拿著工資”當上生態管護員,生態資源真正變成群眾的“幸福不動產”。這些改變的后面,是玉樹州進一步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生態管護機制的結果。

為了管理好國家公園,組建了長江源、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和長江源園區曲麻萊、治多、可可西里3個管理處。劃轉192個編制,園區所屬9個鄉鎮、34個村都建立了保護站所,在治多、曲麻萊、雜多、可可西里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分局。在第一批國家公園公布當日,玉樹制定“五項措施”,成立協調專辦,研究規劃落實、園城共建、特許經營等工作,并建立常態化協調機制。同時將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設置與精準脫貧相結合,落實園區生態管護“一戶一崗”政策,構建了“五位一體”(基層黨建+生態管護+精準脫貧+社會治理+民族團結)的網格管理模式。

扛責任抓落實

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持續鞏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長期以來,玉樹州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作為一項硬任務,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助推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堅決向污染宣戰,及時制定玉樹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玉樹州6市縣縣城所在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長江、黃河、瀾滄江水質始終保持在優良水平。全州環境空氣質量長期保持在全國監測城市前列,全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屬于全國“凈土”集聚地。生態實現“五增一減一停”,即增草、增林、增水、增群、增收,減畜、停采。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62.24%、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7%、境內河流年均水流量增至297億立方米,黑頸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雪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多,開辟各類生態管護員46450人增加農牧民收入9.87億元,牲畜存欄從1979年的557.43萬頭減少到2021年的169.65萬頭,境內探礦權已全部退出,所有歷史遺留過采區及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基本完成。

抓整改強內功

扎實推進一體化生態修復治理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綠色福祉?玉樹給出了“將刀刃向內”的改革答卷,這是玉樹的勇氣,更是一份不負人民的承諾。

先后完成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取得初步明顯成效。自然保護區外的生態惡化區域開始得到有效保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由重點地區(自然保護區)保護向全面保護轉變,三江源生態環境總體繼續呈現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轉”的態勢,三期工程正在扎實有序推進當中。通過建立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臺賬、責任、調度督辦、宣傳和問責等機制全面完成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16項問題整改銷號,同時根據省級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反饋整改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已通過政府常務會審議。

狠抓歷史遺留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清理關閉各類砂石料場38個,生態修復任務基本完成。全域開展“清四亂”“家園美化”行動,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全面開展全域無垃圾和禁塑減廢行動,90%的鄉鎮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83%的村做到了垃圾分類回收,編制完成《玉樹州“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興產業促轉型

積極構建綠色產業發展格局

傳統畜牧業加快向“有機、品牌、高端”生態畜牧業轉型,建成合作化組織206個、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28個,取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5個,認證有機畜牧業基地1346萬畝,取得22個綠包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和8個有機認證證書,“玉樹牦牛”扎什加羊列入國家家畜遺傳資源名錄,牲畜出欄率和商品率不斷提升,有機品牌老響力不斷擴大。同時,編制《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主供區實施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主要任務和責任單位。

文化旅游商貿持續融合發展,連續舉辦國際漂流A級錦標賽等精品節會,“三江之源、圣潔玉樹”品牌效應持續擴大,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平均增長20%。同時,編制了《玉樹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首選區實施方案》,明確了至2025年和2035年旅游業發展目標。以清潔城市建設為目標,加快綠色能源產業升級轉型,曲麻萊縣、囊謙縣成為全省清潔供暖示范縣,玉樹市“煤改電”榮膺省部共建高原美麗智慧管理城市試點。目前,正在編制“雙碳”行動方案和清潔能源普惠區建設實施方案。

立法規創新局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

近年來,玉樹州為了在生態資源保護和生態安全工作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快生態依法治理,制定頒布了《玉樹藏族自治州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玉樹藏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辦法(試行)》。正在制定出臺《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文明促進條例(草案)》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過程中,玉樹創新形成了“野生動物+科學家+科技+農牧民”微治理模式、“民兵+生態管護員”建設模式、“生態法庭”法治模式和人獸沖突保險基金補償模式。成立“青南地區”首個環境資源審判庭,1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進一步推動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流域青藏川滇五州(市)生態環境聯合執法、信息共享、應急預警、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協作聯動機制,推進水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連續舉辦“瀾湄之約”活動,搭建起三江源頭與入海口及其流域的水文化合作平臺。

重宣傳轉觀念

大力培育全民生態文明理念

玉樹州積極開展全民環保行動和綠色“七進”活動,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各級黨校教學的必學課目,積極營造大生態建設氛圍,“愛綠植綠護綠”氛圍日益濃厚。以“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為依托,進一步優化環境質量“一張圖”為特色的宣傳展示單元,通過信息化動態、直觀、立體的方式介紹玉樹生態質量,講述玉樹生態故事。全力推進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項目,農牧民群眾傳統宗教生態觀轉向科學現代法治生態觀,生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