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自此雷鋒精神在中國代代相傳。也就是從那時起,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小學在全校開展了"學雷鋒,做好事"活動。時任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小學五(2)中隊輔導員劉飛向孩子們介紹雷鋒的事跡,帶領孩子們一起照顧學校旁邊的兩位烈屬奶奶。
五(2)班的孩子們畢業(yè)了,照顧軍烈屬的事情被新一屆五(2)中隊接手。從此,鐵打的五(2)中隊,流水的少先隊員,帶動整個金沙小學,從身邊事做起,照顧烈屬和孤寡老人、援助特困學生、向西部地區(qū)捐款捐物、與特教兒童"牽手融合共成長"、看望離退休老教師和軍休所的老人們……60年,追尋著雷鋒的足跡,執(zhí)著而又堅定。
60年來,雷鋒叔叔成為這所學校孩子們心中最熟悉的那個人,雷鋒精神也已根植于一代代學子的血脈,當他們成為醫(yī)生、技術工人、創(chuàng)業(yè)者……在不同崗位和領域,以實際行動繼續(xù)傳承和傳播著雷鋒精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扶弱濟困,為他人送去一份溫暖、一片愛心。
今年學雷鋒紀念日前夕,學校師生做了個決定,要尋根溯源,去雷鋒叔叔生前奮斗過的地方好好看一看。孩子們也在追問,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想成為他?雷鋒叔叔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六十年的學習?
孩子們走進雷鋒紀念館,走訪“雷鋒班”,探訪他的戰(zhàn)友喬安山和他擔任過課外輔導員的學生孫桂琴,一點點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