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當好新時代的“新農人”

  3月5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優質勞動力。我們的年輕人、知識分子,也要雙向流動。一方面在城鎮化過程中成為新市民,另一方面農村對人才需求很大。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這方面國家要有一些導向,有一些政策支持。”總書記提到的魏巧是一位80后土壤學碩士,2017年,魏巧放棄北京的工作回到鎮江農村,成了一名“新農人”。通過幾年的磨練,她深刻地體會到,“只要用心都能做好,農業是大有可為的事業”。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就需要更多的像魏巧一樣的“新農人”投身希望的田野。作為新時代職業農民,他們不僅胸懷創業理想,擁有更多的農業知識、更多的先進技術,而且懂創新、會營銷,他們植根于農村,創業于農業,成功于農業,必將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最大的難點就在于持續吸引、培育大量有文化、有技術、有夢想、有情懷的“新農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就要讓鄉村這個大舞臺亮起來。首先,充分發揮本地產業資源優勢,搭建“新農人”就業創業平臺,讓更多人才能夠在農村地區施展才華,實現自身價值。其次,要加大培訓力度,對鄉村振興急需的人才開展訂單式培養,地方、高校各司其職,形成綜合立體的人才培養方式。其三,要適當提高農村人才待遇,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給予住房補貼等,建立政府服務聯絡機制,實時幫助解決其創業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此外,要強化對鄉村人才的關愛、激勵,讓“新農人”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讓他們有職業認同感、成就感。要讓鄉村人才進得來、留得下、回得去,還要打通城鄉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打破身份限制、編制限制、社會保障限制和成長通道限制,讓城市人下得了鄉,解除其后顧之憂,能夠專心創業,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之上。

  新時代的“新農人”是幸運的,他們站在了時代風口。新一輪農業農村改革已經啟幕,隨著支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加速出臺,會有更多有知識、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投身農業、成為“新農人”,也會有更多的“新農人”以農為業、以農為樂、以農為傲、以農為生,成為職業農民,為農業農村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新的活力,共同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胡波)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