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
——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作了深刻闡述。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奮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江蘇產業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高,是國內很多產業循環的發起點、聯結點,是雙循環格局中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點,同時還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堅持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總攬對外開放,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推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更好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我們必須立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思考和謀劃工作,把各項工作聚焦到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努力發揮重要樞紐作用、支撐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
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贏得大國競爭主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舉措。要推進深層次改革和強化政策引導,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要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本立足點,著力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完善硬件和軟件、渠道和平臺,夯實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基礎。
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堅持把實體經濟發展作為“看家本領”,努力向制造強省邁進,實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們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更為安全系統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爭創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必然要求高水平開放、制度型開放。我們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堅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積極培育開放發展新動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分其詳于下”,把握工作著力點。新征程上,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新華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