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報記者 劉華東 顏維琦 崔興毅 任爽 蘇雁 杜倩 尕瑪多吉 見習記者 李層 石永程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代表委員之聲】
民進中央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委員
昂揚奮進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新征程上,如何因應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教育工作必須回答好的問題。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建設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創建世界最大的、人人可以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前景光明。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堅定信心、昂揚奮進,結合學校自身辦學優勢和學科特色,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譜寫更加絢麗的教育篇章。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代表
文化法治推動兩個文明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區別于西方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征。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現行憲法對國家發展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作出了規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制定和修改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電影產業促進法、公共圖書館法、著作權法、文物保護法等法律,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在文化法治建設中,我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致力于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通過精神文明的繁榮帶動物質文明的發展。在立法引領和推動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成為優化經濟結構、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無比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長劉林林委員
讓互聯網醫療普惠更多群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推進互聯網醫院等現代醫療發展是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的實際舉措,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具體實踐。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醫院發展迅猛,提高醫患互動頻率、減少就醫等待時長等優勢充分彰顯。慢性病、常見病領域的診療非常適合在互聯網醫院上開設。然而由于慢性病、常見病的患者主要為中老年群體,大多不熟悉互聯網就醫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醫院為其提供醫療服務。建議發展以家庭成員為小組及社區聯動的互聯網就醫模式,發動家人或社區志愿者幫助老年群體熟悉使用互聯網醫院平臺,讓互聯網醫療服務普惠更多群眾。
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黨委書記唐洪武代表
聚焦人才培養推進水利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優質水資源、宜居水環境、健康水生態的更高層次需求越來越突出,水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素。
作為水利戰線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聚焦提高水利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貫通行業需求鏈與高校培養鏈,培養高質量復合型創新人才;要聚焦支撐水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水科學體系性發展;要聚焦建設國家水利戰略人才力量,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不斷推動生態要素向生產要素轉變,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南京郵電大學校長葉美蘭代表
聚眾智推動信息化創新發展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信息革命的時代潮流發生了歷史性交匯,信息化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和驅動力量。圍繞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們助力互聯網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聚眾智謀創新。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我國網絡安全能力位列全球第一梯隊,但仍有巨大提升空間。我們將加快建立自主技術、原創技術規模化應用的主陣地,讓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變量”成為推動網絡信息技術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以信息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西藏大學理學院生命科學系教授拉瓊代表
持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在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有著巨大潛力和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推進高原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就是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修復。
近年來,我們研究團隊立足服務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和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開展研究。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體理念,在整體性保護、系統性治理和一體化修復上推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助力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系統的高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的長期動態監測體系,制定應對全球變化的保護和修復措施;持續提升對大氣、水、土壤等環境大要素的保護監測能力和水平,實行分類、分級治理,使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修復更加精準、合理、長效。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老鋪村黨支部書記陳燎原代表
盤活綠水青山推進共同富裕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們村推動鄉村振興努力的方向。老鋪村地處鄂皖交界的大別山深處,我們決定立足地理優勢,盤活綠水青山。我們建設了板栗基地600畝、油茶基地1600畝、楠竹基地1500畝;引進市場主體開發柳林鄉玫瑰谷生態旅游風景區,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通過招商引資,改擴建龍池河水電站和臘里巖電站,讓一汪凈水源源不斷流出財富。
自從建起玫瑰觀光園、玫瑰谷漂流、丹桐拓展基地后,旅游火起來了,300人在家門口就業。接下來,我們老鋪村將加快對現有產業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招商引資,洽談蘿卜深加工和康養基地項目建設,壯大產業,帶領村民奔向共同富裕。
(本報記者劉華東、顏維琦、崔興毅、任爽、蘇雁、杜倩、尕瑪多吉,見習記者李層、石永程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