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業服務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一早就來到了療養院照例查房。
“在這里住得怎么樣?”楊震生耐心地問。
“吃住也好,心情也好!我最近寫的長篇紀實報告文學現在正尋思著出書呢!”70多歲的楊玉芳老人精氣神兒十足,邊吃邊自豪地說。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目前照料著136名地震截癱傷員,平均年齡都已超過70歲。“如何能做到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這一直是我特別關注的話題。”楊震生告訴記者。
除了日常工作,楊震生還有一個重要身份——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期間,他的建議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到加強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培養管理,再到穩步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模式高質量發展等,都與養老有關。“讓我欣慰的是,這些建議都得到了相關部門認真及時的答復。”楊震生說。
他還告訴記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以保障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的養老服務,唐山市也積極出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織密服務網絡。以截癱療養院為例,現在一些老年病人已經享受到了長護險的相應服務,這成為院內護理服務的有益補充。
日常工作中,如何優化養老服務,助推“養老”變“享老”,楊震生一直在思考。
“在療養院各病區走一走,跟療養人員聊聊天,是我發現需求、找到問題,提出建議的關鍵途徑。”楊震生說,療養院除了滿足療養人員的日常養老服務,也非常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文學創作,有人喜歡體育鍛煉,療養院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音樂器材和專門場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娛活動。
今年,楊震生帶來了關于有關優化、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建議。他提出,讓老年人享受高品質生活,可以從優化養老服務體系、搭建智慧平臺、整合多方資源等方面入手。“比如,圍繞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可健全完整統一的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把數字技術作為推進養老服務改革的重要手段。”楊震生說道。談及未來履職,他也期待能聽到更多關于養老和民生方面的好政策、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