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美國所謂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生效,它假定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并以此為由禁止美國企業進口與新疆相關的所有商品。這部法律的荒謬不僅在于它“有罪推定”式的霸道邏輯,而且在于它所賴以存在的“強迫勞動”指控是徹頭徹尾的謊言。美國的做法同毫無遮掩的經濟打壓沒有任何區別,是赤裸裸的經濟霸凌。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美國的經濟霸凌行徑嚴重扭曲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和競爭關系,美國經濟也會因此受到沖擊。
過去幾年,美國極力炒作涉疆問題,“以疆制華”“以疆亂華”的圖謀昭然若揭。輿論上,西方媒體對新疆反恐和去極端化舉措大加抹黑,拋出種種涉疆謊言和謬論。外交上,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在國際場合就涉疆問題圍堵中國。立法上,美國大搞“長臂管轄”,炮制各種所謂的涉疆法案。經濟上,美國及其盟友揮舞制裁大棒,就新疆棉花、番茄、太陽能產品推出制裁措施,打壓在新疆開展業務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及科研機構。通過實施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美國將與新疆有關的所有商品納入制裁范圍,是美國對華開展經濟打壓的升級。這部法律邏輯極其荒謬,完全是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
炮制涉疆謊言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抹黑中國治疆政策的老把戲,而“強迫勞動”是西方輿論鼓噪的主要涉疆謊言之一。“強迫勞動”的說法最初于2018年底出現在部分西方媒體的涉疆報道中,經過鄭國恩、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等反華學者和智庫的鼓噪,近兩年受到西方輿論較多關注。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借“強迫勞動”推動對華制裁,所謂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強迫勞動”謊言經不起絲毫推敲,支撐這一謊言的主要是以下幾種荒謬的論斷和說辭。
一是誣稱新疆的棉花采摘涉及“強迫勞動”。鄭國恩2020年發布報告稱“新疆數十萬少數民族勞工被迫手工摘棉花”,西方媒體隨之進行了跟風報道。眾所周知,新疆是中國棉花的主要產地,隨著技術的進步,新疆棉花采摘已經實現了高度機械化。新疆農業部門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新疆棉花機械采摘率已達75%。中國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2021年6月發布的實地調研報告也指出,新疆地區棉花機械化生產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新疆棉花的采摘根本不存在“強迫勞動”的情況,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節新疆也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在機械化采摘大量增加的情況下,棉花手工采摘崗位變得越來越稀缺搶手,雖然辛苦,但收入高,這吸引了各族群眾自愿加入采棉行列。
二是鼓吹新疆籍勞動者到其他省份務工涉及“強迫勞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發布報告誣稱,維吾爾族群眾到其他省份務工是因為受到“強迫”。事實是,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呈現明顯的自愿性、自主性和自由性。新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實現充分勞動就業,勞動者實現了最大程度的體面勞動。中國暨南大學2021年3月發布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新疆少數民族勞動者都是出于個人自由選擇到企業務工,他們出疆務工的原因較多,包括受宜居的自然環境、高薪工作機會、優質教育資源的吸引,受家人和朋友影響,或將出疆務工作為開闊眼界的機會等。報告強調,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出疆務工是他們自主自愿的選擇,也是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實踐。
三是聲稱新疆的扶貧涉及“強迫勞動”。鄭國恩等人還將“強迫勞動”與新疆的扶貧相關聯,指責政府安排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勞動力就業轉移項目。2020年11月,新疆32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這一成就的取得實屬不易。南疆四地州是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被稱為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面對南疆地少人多的資源困境,當地政府開展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溝通能力,收入和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轉移就業扶持是新疆結合實際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與所謂的“強迫勞動”沒有任何關系。鄭國恩等人將“強迫勞動”與新疆扶貧相關聯充分表明了他們對新疆發展的偏見與無知。
事實上,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強迫勞動”,各民族群眾的勞動權利得到有效保障。然而,西方輿論對“強迫勞動”謊言進行了持續的炒作和鼓噪,這使得“強迫勞動”話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人權范疇,逐步擴散至經濟領域。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等西方國家日益將“強迫勞動”謊言“工具化”“武器化”“法律化”。美國操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不只是為了抹黑中國,更是企圖從經濟層面打壓中國。這種霸凌行徑不僅會拖累全球經濟復蘇,也會使美國利益受損,可謂損人害己。
從全球范圍看,美國涉疆霸凌行徑將擾亂全球供應鏈。新疆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據統計,新疆生產的多晶硅占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番茄醬占全球總產量的25%,棉花占全球總產量的20%。新疆是中國最大的風力渦輪機制造商的所在地,該制造商占據了行業內約13%的全球產能。新疆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角色并非可輕易替代,美國強行要求本國企業和其他國家企業將新疆產品排除在供應鏈之外,嚴重扭曲了正常的國際貿易關系,可能造成全球供應鏈的中斷。據報道,全球約有100萬家購買和銷售日常用品的企業會受到這部法律的影響,涉及的關鍵行業有數千個。
對于美國企業,新法的實施將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這部荒唐的法律推定新疆存在“強迫勞動”,除非美國企業能證明進口的商品不涉及“強迫勞動”。為了證明所謂的“清白”,美國相關企業不得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企業甚至會被迫尋找新疆商品的替代品,這無疑會大大推高企業的運營成本。美國政府的做法給美國進口商帶來了巨大的、不合理的壓力。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表示,新法的實施讓許多企業無所適從。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前主席里克·赫爾芬拜因表示,這部法律的執行對美國相關行業來說就像一場“10級臺風”。
美國以憑空捏造的“強迫勞動”謊言,肆意打壓新疆相關產業和企業,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自由貿易規則,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嚴重踐踏了公平市場競爭原則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這種違反市場規則和商業道德、破壞國際營商環境的做法不得人心,也遭到了包括許多美國公司在內的全球企業的強烈反對。美國借“強迫勞動”搞經濟霸凌,不僅實現不了目的,而且對美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美國終將會為此付出代價。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啟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