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來說,“洗個舒心澡”可能是一件麻煩事。在儀征,當地通過殘疾人居家托養等平臺,為困難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上門助浴服務,破解了他們“洗澡難”的困境。
5月25日上午10點,流動助浴車出現在儀征紅旗花苑里,他們要為住在這里的肢體殘疾人大為(化名)洗個澡。
40多歲的大為,很小的時候因為意外導致運動神經損傷癱瘓。父親去世后,大為的日常起居都靠70歲的母親趙阿姨照料。洗澡這樣一件小事,對于趙阿姨娘倆來說,很不容易。
“特別是這些年,我身體也不好,平時只能給他擦擦身體。到了冬天,幫他洗澡更是大難題。”趙阿姨說,過去雖然殘聯幫忙安裝了無障礙設施,但每次幫他洗澡,自己都累得滿頭大汗,甚至兩人都摔倒在地。
“自從有了殘聯的殘疾人居家托養上門服務,不僅有人幫忙把家里的環境衛生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幫助他理發洗澡,我們都感到很開心。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愛。”趙阿姨激動地說。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助浴車外觀與普通房車并沒有太大區別,但車廂里進行了改裝。車身進口處配備了無障礙自動升降平臺,針對坐輪椅的殘疾人,可提供升降服務,保證他們上下車。
該項目負責人、華邦美好家園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娟介紹,他們對房車進行了專門的改造,為了確保殘疾人的安全,工作人員會在洗浴前為他們測量血壓等,也會詳細詢問他們的一些疾病等情況;洗澡則是由專業的助浴師操作。對于上下床不方便的困難重度殘疾人,提供“助浴床”服務,并為他們提供理發、吹發服務。
殘疾人助浴,是揚州市推進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儀征市殘聯副理事長馮廣巧介紹,利用現有的智慧服務信息平臺,儀征市殘聯將第三方提供的困難重度殘疾人社會化照護服務納入其中,實現“大數據智慧服務”的管理模式。“我們對殘疾人的基本信息一一進行了存檔,姓名、電話、地址、殘疾情況等,一旦開展上門服務,系統就會顯示相應的工作工單。”馮廣巧表示,在最初居家托養助潔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升級設置了助醫、心理咨詢、助浴等多項目服務,多方籌集項目資金池,為符合條件的困難重度殘疾人提供“點單式”照料服務,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
簡單的“洗一把熱水澡”,傳遞著民生關懷的溫度。關愛殘疾人,關鍵在每個細節。近年來,揚州市殘聯圍繞殘疾人多層次多樣化托養需求,創新探索打造了殘疾人“寄宿托養+融合托養+日間托養+居家托養”服務體系,為殘疾人提供了無盲點、無空白、無缺項、全覆蓋的創新多元托養模式,有效緩解了重度殘疾人及其親屬的照護難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殘疾人托養服務已惠及4000余人。
通訊員 殘聯萱 教就宣 趙晶晶 揚州發布記者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