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風景讓村民吃上“旅游飯”,黨建+產業,打好鄉村振興“致富牌”,培育鄉村特色產業,走好農民增收致富路……一幅鄉村富裕、富足、富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農家“方寸地”激活鄉村游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今年“五一”假期,越來越多的游客轉向鄉村出游,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學農家活、享農家樂。這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村慢生活度假,成為一種時尚和健康的消費方式。
放松自由,鄉村游熱度凸顯
鄉村如今早已不是單一從事農業的地方,還兼具重要的生態涵養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閑觀光功能以及獨具魅力的文化體驗功能。統計數據顯示,鄉村集聚了70%的休閑旅游資源。21世紀經濟報道近期發起的“00后的你會選擇鄉村旅游嗎?”調查顯示,有42.28%的人認為自己會選擇鄉村旅游。而在感興趣的鄉村旅游項目中,農家樂又以67.76%的票數位列榜首。
“選擇鄉村旅游,不僅是因為人流量少、自然風景美,更是遠離塵世喧囂、遠離水泥森林、接觸大自然的好去處。”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每周末抽時間去鄉村空曠的地方郊游,可以極大地緩解來自各方的壓力。“去田間地頭呼吸新鮮空氣”正成為鄉村游的新聲音。
戶外露營愛好者張先生高興地說:“鄉村水好、空氣清新,離住址也不遠。賞美景、享野趣,可以深度體驗到露營的魅力。”對于露營愛好者來講,藍天白云、湖水草地、人間煙火,所向往的“愛與自由”在鄉村游中可以全部實現。
相關學者認為,人們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對于擁擠、排隊、堵車等旅行體驗不佳的問題容忍度也逐漸降低,微度假的興起讓消費者更加追求旅行的質感和體驗。鄉村游中,行程不再是簡簡單單地吃逛游,而是可以在深度旅行中體驗鄉村的煙火氣、文化底蘊和城市內涵,讓來到鄉村游玩的游客可以慢下腳步、靜下心來,獲取沉浸式體驗,不僅身體更休閑,精神也更加放松。
沉浸體驗,鄉村游玩法豐富
鄉村游背后體現的是當代不一樣的旅行態度——沉浸式體驗。前兩年大家對于旅行的概括大多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感受,在乎自己在旅行中的情感體驗,野外、民宿、美食、探險、徒步等特色玩法正在成為鄉村游發展的驅動力。
每逢假期,銅山區迦南之地家庭農場顯得格外熱鬧。“我們這里可以提供吃玩住一系列服務,自然景觀、休閑度假、農旅采摘、旅游康養、越野露營,甚至可以進行燒烤架和地鍋租賃。”迦南之地家庭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附近優質的生態環境再配上完善的基礎設施,讓越來越多的游客喜歡上這種遠離城市、與自然接觸、一站式體驗多重歡樂的度假。
“趁著休假,帶家人、孩子一起來鄉下游玩。孩子可以去果園采摘水果,大人可以就近釣魚、架柴燒烤,全家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娛樂方式。”正在迦南之地家庭農場度假的王朔告訴記者,在一個地方體驗多重娛樂,游玩與美食一應俱全,這種簡單、輕松的游玩方式成為他選擇鄉村游的主要理由。
像王朔這樣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在鄉村游中,游客可以當果農、廚師或是背包客,在輕松愜意的體驗中感受假日時光,并將自己的體驗分享到社交網絡上。這種追求個性、輕松自在的沉浸式體驗正在把傳統的鄉村游創新出更多新花樣。
特色多樣,鄉村游環保創收
在呂梁風景區,類似的農家樂體驗更為集中。
“這里原本是自家魚塘,隨著鄉村游逐漸火熱,我們便將院落和魚塘整合到一起,改為發展農家樂。”鄉風野菜農家樂老板賀穩正忙著在自家魚塘里撒魚苗。他告訴記者,養殖的魚類原本是就近銷售,但現在鄉村游勢頭大好,魚苗更多是滿足消費者日常垂釣需求。
據了解,當地不少住戶整合閑置土地資源,依托自身特色產業優勢,以家庭為陣地,以庭院為載體,建設了各式特色農家樂,采摘園、垂釣塘、露營地層出不窮,不僅促進就業創業,也美化了鄉村環境。
“鄉村旅游帶動了周邊村莊農家經濟的發展。”賀穩向記者介紹,游客最多時,方圓幾公里內的十多家農家樂、民宿全部爆滿。不少農家樂老板也說,游客上午前往徐州園博園游玩,中午回到農家樂休閑午餐,下午帶著孩子采摘水果、在岸邊釣魚,晚上入住特色民宿……通過資源共享,各個特色點位串成鄉村游線路,游客來得勤、吃得好、住得下、玩得歡、帶得走。通過打造特色服務,游客實現了從“逗留”到“停留”再到“駐留”。
綠水青山處,客從八方來。伴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一個個美麗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成了市民游客心目中的“詩與遠方”,鄉村美、文化興、產業旺,崛起的鄉村旅游經濟也在不斷助力鄉村振興。
好贊
創新富了村民壯了集體
立夏時節,漫步在睢寧縣慶安鎮杜朱村,新居棟棟,村道縱橫,綠樹掩映,村宅院前鮮花競艷。白天,村南村北機器轟鳴;晚上,文化廣場歌舞熱鬧非凡。今日的杜朱村,已悄然鋪開了一幅“田園優美、經濟富美、生活和美”的美麗畫卷。
杜朱村位于慶安鎮西部,有896戶3555人,現有耕地6765.89畝,黨員100名。杜朱村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抓手,圍繞“黨建強、鄉村興、群眾富”目標,建強支部、帶好隊伍、找準方向,探索出了一條建強支部促發展、發展產業助黨建的良性循環發展路徑。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面對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杜朱村“兩委”深知要想村級經濟快速發展,必須率先從強支部、抓班子入手,不斷提高村黨總支的組織力、戰斗力。杜朱村深挖村級后備人才,把青年黨員、退伍軍人、致富能人和“定制村干”選派到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重點崗位鍛煉,優選有一定技能、有干事激情、符合基本條件的黨員進村“兩委”班子,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出點子、開方子、謀路子。
杜朱村黨總支書記杜桂林介紹,杜朱村黨總支領辦集體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村“兩委”與合作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合作社發展與村級事務共同研究、一體推進。合作社通過整合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形成集聚效應,克服勢單力薄、分散經營的不足,不僅富了村民還壯大了村集體。
慶安鎮有耕地面積9.25萬畝,小麥秸稈處理一直是個“大煩惱”。杜朱村集體合作社瞄準秸稈回收利用,發展秸稈收儲產業,不僅能變廢為寶,也為合作社和村民開辟一條增收之路。2021年,村集體和合作社成員出資入股80余萬元,購買秸稈收儲機械,當年夏季完成秸稈收儲2400噸,銷售收入達64萬元。2022年,通過上級扶持和村集體配套資金,建設8000平方米廠房,購置加工機械,完成秸稈收儲中心建設,大大提升了秸稈保存質量。目前,該中心夏秋兩季可以收儲加工秸稈6000噸,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增收,帶動村民就近就地務工100余人,真正實現了“門口有產業,門前能增收”。
“秸稈收儲中心建設好之后,雨季管理和秸稈堆放就輕松很多,減少了損失,同時優質秸稈作為牧草,價格上占有優勢,也具有市場競爭力。”杜桂林說。
想要確保集體經濟發展“立長遠”,還需未雨綢繆,大膽探索創新,激活發展的各種可行性。當前,杜朱村在秸稈產業鏈上初嘗甜頭,隨著牧草需求量增大,合作社新增了深加工生產線,供應牧草成品,利潤空間更大。
與此同時,村“兩委”也有了新打算。“企村聯建”齊發力。與徐州來永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電商資源優勢,擴大收儲中心深加工牧草銷售路徑,減少中間環節,產生更大收益。“稻漁綜養”拓空間。依托全縣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和慶安水庫的優質水資源,試點水產養殖和優質稻米種植,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山羊聯盟”探新路。黨總支新領辦白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不僅盤活牧草優勢資源,而且經山羊“過腹還田”,有望實現種養生態化、綠色化。
好吃
宋樓油桃熟了
三月桃花艷,五月聞桃香。剛剛立夏,惹人“桃”醉的油桃就開始上市啦!5月15日,記者走進豐縣宋樓鎮王崗集村的油桃大棚,香味早已彌漫在空氣中。只見一個個碩大的油桃掛滿枝頭,色紅如晚霞、皮薄如蟬翼,咬一口,甘甜如飴、香脆可口。“今年我們家種的20多畝油桃已經陸續成熟,預計畝產量達6000斤。”看著滿園“桃色”,果農張芳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宋樓鎮種植各類果品8萬畝,桃樹種植面積已發展至3萬畝以上,年產量超6萬噸,其中設施油桃面積約1.3萬畝,產量在3萬噸以上,位居全國前列。”宋樓鎮農機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上市的油桃主要是早4號、早48號、中油18號、中油20號、黃金蜜、油蟠桃等,每斤價格在6元至10元。隨著氣溫的回升,預計油桃在未來1個月內陸續進入采收期。而根據統計,目前宋樓全鎮設施油桃年產值預計達到4億元以上,畝均純收入在2萬元以上。
近年來,豐縣宋樓鎮大力發展設施油桃種植,著力開發旅游觀光采摘等休閑農業,加強技術引進與培訓,提升群眾自身發展能力,推動油桃經濟長遠發展,讓大棚油桃真正成為果農的“增收致富果”。
好招
蒜薹有人收 企業照樣干
眼下,正值蒜薹采收期,在賈汪區汴塘鎮252省道兩邊,一簇簇蒜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青翠欲滴,一根根長長的蒜薹像鞭子一般在暖風中搖曳。
對于農民來說,這是一年中重要的收成時節。對于康榮服飾這樣的企業來說,由于工人回家采摘蒜薹,往年經常出現工人開工不足的問題,而今年,這一情況卻并未出現。
“這要感謝汴塘鎮人大代表,多虧他們幫忙,我們提前招聘了一批工人。”5月15日,康榮服飾負責人張道清表示。康榮服飾位于汴塘鎮廬山村,主要從事服裝加工、銷售。此前,汴塘鎮人大主席團在調研企業時發現了這個季節性用工問題,于是牽頭帶領村、鎮兩級人大代表提前謀劃,并及時把這一信息反饋到鎮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研商,勞服、經發等多部門聯合開展汴塘鎮專場招聘會。汴塘鎮人大還組織企業打時間差,推出小時工這樣的靈活就業方式。這些措施大大緩解了蒜薹采收期企業用工難的問題。
此外,針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汴塘鎮人大代表督促企業積極與應急部門對接,全面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知識等培訓,提升了企業安全生產意識和水平。人大代表在調研中了解到個別企業存在運營不規范的情況后,依法開展了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情況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限期督促整改,幫助企業樹立依法經營理念。
“專題詢問會是對人大代表們調研企業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咨詢,并對辦理情況進行的一次‘體檢’。人大開展詢問是對政府工作的有效推動和大力支持,詢問的目的在于促進問題解決。”近日,汴塘鎮人大主席王葉韋在主持召開的一場專題詢問會上這樣表示。
進大棚、進車間、進工地……人大代表們與企業負責人促膝談心,對企業在銷售、融資、用工、證照辦理、稅費征繳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細致調研,認真傾聽企業需求,廣泛征求企業意見。截至目前,調研組先后走訪企業10家,召開座談會2場,發放征求意見表50余份,與十余名企業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戶和職工代表進行了座談,收集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及意見建議15條,梳理歸并為2類,交鎮政府相關科室,或通過區人大轉交區級相關部門研究答復。鎮黨委、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妥善安排分管人員對上匯報溝通、對下督查督辦,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
“下一步,汴塘鎮將繼續整合人大代表力量,積極助力實體經濟提質脫困,在用工、貸款、銷售等領域幫助企業呼吁和落實。”王葉韋表示,將進一步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在對企業服務上提質增效,用實際行動推動汴塘鎮高質量跨越發展。
記者:周運生 劉作霖 龔嚴巍 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