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守護最美"夕陽紅"!江蘇創新支持 "政策包 "|評新而論

養老服務關系民生福祉。在江蘇,生活著1943萬老人。如何守護好最美"夕陽紅"?近日,江蘇省政府印發《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力構建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質的“蘇適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多方發力 制度創新帶動服務加持

  記者翻閱《意見》發現,為推動江蘇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意見》從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引導多元主體參與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提升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效能和強化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五個方面發力,提出了18條有力舉措。

  如何大力引導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意見》明確:堅持宜公則公、宜民則民,穩妥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機制改革。

  目前,江蘇全省有近千家農村敬老院,其中五分之一左右的農村敬老院引入了社會力量開展公建民營建設。南京江寧街道敬老院就是其中之一。今年79歲的濮世林老人,在南京江寧街道敬老院的生活規律又充實。因為無子女、無生活來源,十幾年前他入住了家附近的敬老院。過去這里條件一般,如今這里不僅環境煥然一新,服務也專業周到。濮世林老人說:“這里變化太大了,我們這里吃得好,住得舒服,空調電視機樣樣都有,護工護士隨叫隨到。”

  這種脫胎換骨的變化得益于江蘇省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的提速。2018年底,南京江寧街道敬老院引入專業團隊。五年來,不僅院內對硬件設施進行數次改造,護理團隊也日漸完備。一度不盡如人意的敬老院,如今成了花園式的頤養院,還將閑置的床位拿出來,面向更多的農村老人。

  此次發布的《意見》,不僅明確了江蘇加速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在優化養老服務營商環境方面也拿出了真招:簡化養老機構申辦手續,優化辦理流程,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民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消防救援等部門根據職能,對養老機構登記備案、材料審核、建設標準、服務規范等提供咨詢、指導和幫助。

  此外,為了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意見》提出:在項目規劃、土地保障、財政支持、稅費減免、購買服務等方面落實相關政策,支持民營養老服務企業發展,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養老服務品牌。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禁止對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單獨設置附加條件和準入門檻。

  實施“養老服務+”行動 不斷充實為老服務圈

  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是多數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期盼。但現實難題是:與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服務供給總量不足。打造更多社區居家養老好去處,還要引入更多為老服務“合伙人”。

  《意見》中對這一突出矛盾也有所回應:構建養老服務新模式,實施“養老服務+”行動,促進養老服務與先進制造、信息通信、健康養生、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蘇州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觀景兩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一起投入啟用。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打造了“智慧健康小屋”后,由誰來提供專業服務?蘇州虎丘街道依托中心小屋,與附近的醫院、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衛生單位合作,根據老年人健康檔案分設慢病管理小組,攜手提供健康服務。同時參與進來的還有物業等多方力量,虎丘街道結合“紅色物業”建設,在轄區5個小區試點推廣“物業+養老服務”,支持小區物業因地制宜、多點布局小型養老服務點。

  “和社區的老年人數量相比,社區工作人員的數量完全不夠。為了解決好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不僅可以將物業人員納入服務隊伍中來,全科醫生、心理咨詢師等只要能為老人服務的,都可以‘組團’,增強社區的為老服務能力,讓‘15分鐘養老服務圈’真正落到實處。”蘇州姑蘇區虎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付霜說,接下來街道還將整合資源,對內挖掘資源,對外匯聚支持,靶向鏈接對接,不斷豐富家門口的優質養老服務供給,全面提升轄區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數字賦能 用“智慧養老”托起“幸福晚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減弱,日常生活的風險增加。如何用“智慧養老”托起“幸福晚年”?《意見》明確:深化養老服務智慧賦能,根據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不同需求,推動形成一批兼具實用性、創新性和推廣性的智慧養老服務案例場景。同時,著力破解老年群體“數字鴻溝”難題,引導社區、養老服務組織、老年大學設置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信息技術培訓課程,滿足老年人智能服務新需求。

在江蘇,多地已積極探索。今年年初,南京市雨花區投入經費40萬元,為全區600戶重點空巢獨居老年人安裝了智能語音呼叫器。設備通過雙向語音通話和遠程通知提醒功能,可以第一時間通知家人、社區網格員,同時服務機構有專人值守,最短時間內對空巢獨居老年人異常情況進行感知判斷和預警,及時應對老人在家發生意外的風險。

  目前,經民政部門初步調查摸排,不與子女生活在同一主城區或同一縣(市)的高齡、經濟困難、失能等重點空巢獨居老年人共約2.6萬人。為有效防范、及時發現、穩妥化解空巢獨居老年人居家安全風險,近日,江蘇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聯合開展“牽手夕陽——高齡獨居老年人安全守護”項目,向全省13個設區市10000名有需求的80周歲以上獨居老年人捐贈智能手環,為高齡獨居老年人的安全保駕護航。

  “目前,我們積極推動‘互聯網+’養老服務示范行動,聯合相關部門指導建設一批智慧養老服務機構和智慧養老服務社區,支持開展智能物聯、健康監測等智慧養老服務。”江蘇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林莉告訴記者。

  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全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保障老年人權益、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政策保障與行動。江蘇提出了構建“蘇適養老”服務體系的美好藍圖,也正在通過切實舉措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民生保障建設,擴大養老服務“容量”“質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沒有休止符,唯有持續加強養老服務保障,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才能不斷推動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